第五百七十五章分裂征兆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22 字 11个月前

“师尊,这恐有不妥。”

吴伟业眉头轻皱,知县是浊官中的浊官,根本无法养清名。如果打发到偏僻地方去,与士林脱节,那复社就是群龙无首,将在与行社的竞争中,彻底成为一盘散沙。而且不见得张溥下去做事情,能有什么好结果。

“不必再劝,余业已打定主意。前日,拜访了周公,余准备去陕西做事。”

张溥仰头饮酒,在座都是老兄弟,走周道登的关系也毫无隐瞒。下放时走关系去个想去的地方,这点面子张溥还是有的。

可在座六人一听去陕西,这求了还不如不求。

杨廷枢皱眉:“天如先生,陕西可不是好去处。”

历练结束,吏部分派时怎么说也要给张溥一个面子,安排在南直隶或浙江、江西一带。与主流士林不脱节,是安排张溥的第一要求。否则张溥甩膀子不干,反倒不好控制张溥。所以杨廷枢等人都觉得,去张

溥去陕西就是自断根基,置复社八千学子而不顾。

张溥点头:“诸位,复社沦落到此般田地,垂死挣扎毫无意义。余准备以退为进,他行社张扬由他行社张扬去。复社溃了,我应社老人在,随时都能拉一个复社出来。”

“眼前,行社兵锋犀利,与之硬抗毫无意义。没了我复社,何人能制行社?到不可收拾时,我复社自有复起之时。此复社,非彼复社。”

张溥是彻底的没了以往的心气,十七个人中进士,比预估的五十人足足少了三分之二。没法子,复社的骨干都是官宦、名门子弟,绝大多数经验老道的油条都死在考官团队里了,死在皇帝的选士方针里。

而且十七人,算上他张溥,至今只有七个人能聚在一起。另外十个人,直接就断线失联,仿佛以前根本就不认识似的。

行社也不好受,谁让行社的路线与复社一样,几乎垄断了北方各省的有名士子,当然主力军还是北方官宦子弟,这是最先入行社的人。行社也不敢大面积

铺开,良莠不齐的拉人。所以行社面积大,人却不多,多以世家子为主,也可以说是在这一科中倒霉了。

这一科最走运的反倒是那些没有组织的寒门士子,这些寒门士子没有资本经营士林名望,也就不会被复社或行社看中。就这么阴差阳错的,走运进了皇帝的口袋。

尤其是这一科的一百恩进士,几乎都是一水的寒门士子、杂科出身。

杨廷枢皱眉,作为复社唯一的二甲进士,他此时的威望堪称张溥之下第一人,开口:“天如先生的意思是?”

张溥环视诸人:“诸位,当初我应社席卷江南,受限于形势不得不联合各社组成复社。内部社务杂乱,毫无统属。与准备充分的行社相比,不论是内是外,都差了一截。如此复社,不要也罢。”

诸人缓缓点头,当初皇帝给的压力太大,逼的张溥不得不接受江南老一辈的要求,放弃应社吞并各社,而是合并各社组成复社。名字的不同,象征着主导

权不同。所以各社进士现在全都散了,留在张溥身边的还是应社老人。

张溥已经做好了再三组建复社的准备,等以后回到江南,可以再组建复社。不是复合的复,而是反复的复。如果今后不得已,他还会再组建一次复社,这个复则是复兴的复。

他是不会放弃江南士林这么大力量的,面对有朝廷撑腰的行社,他只能暂避锋芒。干脆让眼前的复社崩溃,坐看势大、独霸士林的行社与朝廷闹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