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梦遇诸葛亮

梦遇诸葛亮

长夜漫漫,我在窗台昏昏欲睡。

迷迷糊糊地,仿佛进入了一片光亮中,只见一个背影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摇羽扇,风姿飘逸,正是诸葛孔明。

我有点恍惚地上前拜道:“拜见孔明先生。先生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在是令人钦佩之至。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转过身来回礼,“我云游至此,谬赞了,我实为天下苍生,可惜大业未成,深感惭愧。”

我有点愤愤不平地说:“后世有些不知所谓者,说先生为一己之恩,穷兵黩武,是愚忠。以一人之力,妄图逆转历史潮流,是不识天数。”

诸葛亮摇着羽扇微笑着说:“后人多不知我,的确,我是想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了天下子民。如果大汉果真不可扶,于天下百姓再

无益处,我诸葛亮也绝不是为了个人声名,去尽愚忠而弃天下于不顾之人。

我大汉立国四百多年,虽然到桓灵二帝,朝政腐败,灾难频频,引得天下大乱,但是大汉留下了一套成熟的治国体系和纲常伦理,只需用人得当,君贤臣明,还是能够重回盛世。

相反,曹魏虽然地广民多,但是他们以权臣窃居立国,得位不正,曹丕又以九品中正法保证士族利益收拢其心,虽一时得逞篡位称帝,但时间一久必定皇权旁落,士族崛起。曹魏其身不正,纲常失道,无君臣之道,父子之情,兄弟之义,怎能要求臣下尽忠,父子兄弟相和?日后怕是会争先仿效,或悖主弑君,或手足相残,如此天下必定再次大乱,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而东吴以武立国,素无恩信,只得频频赏赐拉拢功勋宿将,致使江南士族强盛,武将世袭兵卒私有,如此一来自保有余,战则无功,北伐一再失利。况且

孙氏立国三代,都无安邦利民之心,只想称霸中原。孙权更是首鼠小人,素无道义,有此人在,天下更是不得安宁。

正是因为我看透了魏吴的狼子野心于天下无益,我才力主讨伐。恢复大汉基业,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之道。只是世人看不透利害,不知我心罢了。”

我听完佩服地五体投地,拜道:“原来先生有如此大义用心。先生仙逝之后,司马氏篡位,虽然短暂统一中原,可是却带来了百年五胡乱华的人间惨状,后南北长期割据对峙,天下民不聊生,可知先生的预见高明。”

诸葛亮摇了摇头叹息道:“终究是我没有成功,才贻误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