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化学(十一) 酒池

一提到宋,就么什么好事。

被骂是我的宿命,我理解。赵匡胤没办法改变这个天书似乎很不喜欢大宋的世界,只能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了。

不知道努力做出点更厉害的事迹,天书会不会刮目相看。

【蒸馏酒的发酵工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就有提到过,李时珍认为这项技术脱胎于黄酒的发酵中,只加了一道蒸馏的工序。

实际上确实相差无几,都是在酒瓮中先进行第一步的发酵,然后再蒸馏。

说句题外话,黄酒作为料酒在食物去腥方面有极大的作用哦,当然,不作为料酒,当做普通的酒,喝起来也是很上头的。】

郭嘉抬头看着天书补充的小动画,黄酒就像是它的名字一样,有着微微的琥珀色。

看上去就很好喝的酒,居然用来烧菜用,也太暴殄天物了。

【蒸馏酒的器具似乎在汉的陵墓里就有相关的出土,不过吃亏吃在了记载文献不多,可信度就不是很高。

拿高粱酒举例,做的时间很长,需要耐心,甚至一年为一个周期,投两次料。

第一次是用热水润过咱的料,重点就是高粱,加入母槽,这个就是上一次发酵的酒。

进行混蒸,这一步之后冷却等待发酵就行。

酒时间越久越好喝这一点自然也不需要我来告诉大家。】

【第二步实际上跟第一步的差别不大,不过就是这一次把原材料粉碎,再重复一遍上述的操作。

这个时候蒸馏的酒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做“生沙酒”,不能用,放回原本的酒醅之中。

这次还需要加入第一步得到的酒,一起放置,继续发酵,时间在一个月左右。

要舍得花时间在里面,毕竟酒香不怕巷子深,为了美酒多等一下也是值得的。】

【这时候,得到的酒再次蒸馏,就会从“生沙酒”变成“糙沙酒”,听名字就知道还没完全结束,我们需要重复以上的步骤,大概七八次,得到的酒液将会香醇可口。】

江思瑶一边说,天书一边努力放相关的器具细节,争取让大家都能听懂这酿酒的工艺。

黄酒也没被天书放过,能加入到菜里当料酒,对天书而言比少部分人推崇的酒更值得推广。

【酒在我们历史长河中的存在感一直不低,比如商纣王酒池肉林,酒是主角。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酒也是主角。甚至连武松打虎,都要塑造一个酒水三碗不过岗的事迹。

但是喝酒真不是什么越多越好的事情,不要贪杯啊!】

江思瑶努力当个劝酒大使。

商纣王人都傻了,他上位这些年不说勤勤恳恳也能摊得上是起早贪黑,这“纣”就认了,毕竟他也确实比较残暴一点,经常外出南征北战。

但是这“酒池肉林”又是怎么一回事啊?我殷商还有这条街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