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化学(二十四) 弟弟,菜菜,捞捞……

“所以啊,咱这汉服,除了汉服之外,还有魏晋制、宋制、明制等等。你穿的明制的,我身上是宋制。”】

刘邦又好了,他像只招蜂引蝶的妖艳花朵一样,肆意舒展着自己的身躯,连不小心路过的狐狸都得被他绊一脚。

“老萧啊,咱大汉是不是厉害,你真有眼光,支持了我!”

“是是是,还没忙完,陛下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一起批奏折吧。”

天书给萧何带来的改变有很多,首当其冲的便是要处理的政务变多了。

可不?事情变多了,要处理的事情就会变多。

以前处理种子种下去了,但是不怎么长粮食的问题,萧何,一纯正政治家。

他通晓秦律,这不通晓,问题就大佬,秦律条条框框很多,普通人尚且不知道自己会因为触犯什么法律被审判,他一个当官的,虽然是小官,但是不知道显然会更加严重。

精通法,但是主张无为而治。

似法非法,似道非道,但是不管怎么说,都和农家八竿子打不着,让他处理这种事情,就跟让梵高讲汉语一样。

隔行如隔山,除了祝福成功,也没有别的路了。

那个时候,萧何就不擅长处理跟农田相关的事情,硬啃农书了解了一些,至少是知道时令了,然后天书来了。

于是又有了新问题,比如什么,隔壁村的长势更加喜人,是不是种子是更新换代的新版本,给我们村也用上吧。

天书催成果催的急,大部分朝代都是一边研究一边推广成果,小范围慢慢扩大,一个品种能推广下去了,就多推广一点。

刚开始的时候,愿意支持的农民并不是很多。

毕竟啊,这年头,读书人可以读书自荐走仕途,武夫可以当兵入伍开始刷军功,农民是靠天吃饭的。

这田地说脆弱,每年都能刨出点食儿,不是大灾大难,也能活着。

说坚强,可真不是随便什么种子都行的。

农民们自己也会了解,谁家的长势好,就要点种子来,明年自己也种点。

但是国家要发种子。

“那些官老爷们,自己种过地吗?”

真种过的确实是少数,这就很难推广下去。

虽然请来协助实验的也都是有经验的老农了,但是哪怕是把人带到自己土地里去,也会有人不信的。

不过,已经一两年了,现在大家都很信任上面了。

萧何在处理内政上确实厉害的,一开始是因为农民不信,所以推广的少,成果显著的时候,萧何将此变成了特色,农民们趋之若鹜,拥护这特色的“试点”农业。

管中窥豹,不外乎是。

萧何每天处理公文要到深夜,实际上刘邦也是,不过刘邦比萧何好了一点。

在于刘邦会选择性放弃,今天做不了的事情,明天可以继续做,就和他任命人一样,这个人做不了的事情,另一个人可以做那就让另一个人干。

萧何不会,萧何任劳任怨,今天做不了?今天怎么会做不了,通宵也得做完。

刘邦从萧何手里接过一沓新的奏折,沉重的竹简压垮了他的手。

批奏折的时候,刘邦状似无意地说,“萧相国忙于国事,人都清瘦了。”

如果是以前,萧何一定能听出来这是刘邦对自己有所怀疑。

毕竟吗,下属比自己更加上心企业的发展,这是想干嘛?是想接手这个企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