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化学(四十) 烟花

即使是霍去病,也没有在众多德高望重的老人面前表演背书的那一环节。

秦朝是零零七的工作制,只在节假日休息,以及请病假或者申请告老还乡。汉朝的时候发明了休沐,五天一休。

但是啊,霍去病享受不了这个制度,他的补习班老师们认为,学习不算是工作,怎么能按照工作的来呢?

舅舅卫青也很支持他,无论在什么时候,能有渠道着大佬学习都是赚的,即使是卫青或者公主,都没有能力让这么多大佬同时教导霍去病,现在赶上好时候,不学也太亏了。

总之是一副拳拳的家长心态,这种心态在时不时有人夸奖霍去病的时候,被逐渐催化,已经到了老师说什么,都觉得是在培养他们家去病。

特别是,被夸天资聪颖,极其擅长读书,这在一个武将家庭是多么高的荣耀!

卫青自己闲暇的时候也是会读兵书的,史书也读,甚至也会去了解一些不同学术的著作,自认是没多少天赋的。

难道是那霍家的基因?

不过也有可能,因为抱回来的那叫霍光的小家伙,看着就是一副聪明相,未来估计也会干出一番大事。

和陛下、公主商量过了,那霍光过些时候也改名卫光,算在他们二人的名下,几个孩子包括霍去病也都同意了。

至于原本的霍家,陛下会根据表现安排职务的,就是近些年大概不会进长安圈子了,以后也禁止和这两孩子相认。

倒也是给霍去病减少了一些孝道上的指责,以后不必照顾着霍家的那些人。

“去病这些时日在丞相府、各大府衙出入,实在有些太过招摇,这天书的事情结束,让他休息休息吧。”

卫青还是有些理智的,没有被外甥成龙这件事给冲昏了头脑,当然,要冲昏早就从天书夸他们俩的时候就已经被天书的迷魂汤灌的神志不清了。

毕竟,这年头,出将入相是身前事,而天书能知道的则是身后名,死后流芳百世,这是多少人的期待,即使是刘彻、卫青也不能免俗。

“这些时候,有卫小郎君陪着我们这些不受人待见的,比以往要有人情味多了,卫侯是也想要卫郎君陪伴左右的话,还有卫光呢。”

说实话,有卫去病常伴左右,兼任丞相职务的人才有自己的项上人头得以保全的实感。

加上,卫去病在众人面前背书的样子实在有趣,明明可以流畅地背诵,但是偏偏每次都不愿意背,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是身为武将的卫青给了卫去病一些错误的对书本的印象,导致他畏书如虎。

还是偷偷问了陛下,知道卫青好学的很,平时有空就会钻研兵书的人。

之后啊,还是他们派自己的孙辈,利用同龄优势,打入卫去病的好友圈子,才从小孩的牢骚里知道。

原来是觉得他们这些人看他背书的样子,像极了路边看猴戏的,特别是还有人叫好,给东西的时候,就更像了。

给这些朝廷命官都折腾笑了,真是小孩子心性,换作是他们啊,要是刚启蒙没多久,能有大儒教导,怕是吃饭都要背书,好表现地更优异些。

不愧是正如日中天的卫家的孩子,见惯了陛下,对他们这些人也见怪不怪了。

当然,在天书替这舅甥俩背书之后,除了一些不识时务的人,故意使绊子想营销出卫去病嚣张跋扈、目无尊长的传闻,然后被陛下迅速碾死在萌芽之中。

其他的人都已经默认了,至少,在卫去病长大到能上阵领兵之前,只要不是谋逆大罪,都不能对这俩动手了。

至于上阵之后,如果真如天书所言,舅甥俩一脉相承的帅才,那自然是大汉之福。

如果过早的知道未来,反而导致了一些变化的话,就会有人下手了。

不过不是现在,现在还是先安抚一下快要炸毛的小崽子吧。

“这次排行榜能第二十,也不知道有什么奖励。”

刘彻的大臣们都没争这个榜单,这些时候除了上班处理公务,就是下班要么教书育人,要么赚钱养家,要么陶冶情操,要么睡大觉。

刘彻这人,能接受你用不与民争利的念头不参赛,但是如果参赛,他是铁血的top癌,能得第一就拼第一。

大家不想赌要是在榜单尾巴上,被不知名的人压的可能性,干脆默契放弃。

说白了就是自尊心作祟,从而宁愿给在野党一个发挥的平台。

刘彻本人也默认了这些行为,大汉这么多人,谁参加不是参加,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人才,也是好事。

不过还是树立了卫去病这个标杆,总不能长安无人,作为国都,就太丢脸了。

刘彻看看榜单前面标注的汉武帝三个字,又看着面前不足自己大腿高的小孩,心理感慨。

快长大吧,长大了朕才能多一个武将,攻打那些不尊重大汉的国家也能多个人。

当然,现在也没停就是了,卫青这段时间是休息的时间段,天书对霍去病的铁口直断,让刘彻慌得很。

生怕这一家子都是易碎的体验卡,于是彻头彻尾打一场胜仗之后,就安排人先休息。

好好保养,下次还得出征呢!

而下次,已经在计划中了!

这次榜单上的第一位的愿望十分对刘彻的口味,因为这位叫做百政的南阳人,要实现的心愿是,让天下农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这是个心中有家国大义的人才啊。”

特别是在这样的愿望之后标注的是本人最强烈的愿望,更让人觉得这人是真的爱国为民。

“这个人一定要找到是谁,别找错了。”

刘彻一边安排大臣按照名单去找,一边吩咐绣衣使者偷偷跟着,双管齐下,也怕有别有居心的人掉包。

各朝各代都有这个榜单,不过榜单上并不一定能排全一百个人。

和现代不同,古代缺少的东西太多了,缺少现在便捷的互联网,有任何不会的、不对的都能在网上找到答案。

还有各种便捷通讯,询问他人变成了特别简单的事情。

而古代则不同,要么像李斯、霍去病一样,本身拥有学习资源,要么就只能如同周瑜、项羽那般另辟蹊径,当然,后者也是有学习资源的。

即使是如同项羽那般不走寻常路,没有一个好的师傅也是很难带的,秦时期百家学说依旧盛行,墨家门徒遍布天下。

越往后这个方案被实施的可能性越低,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墨家的生存空间在之后百年被挤压的一干二净,当然,也不仅仅是墨家。

之后的手艺人,有条件的会溯本求源,比如鲁班天子元顺帝,木匠皇帝明熹宗。没条件的甚至有做手艺人只为了讨一口饭吃的,能全乎做一个东西便是极好的事情了,能吃上饭,教别人可能语言上都说不明白。

也有人试图去学一门手艺来上这个榜,于是世界上多了一位手艺人,还在巩固基础呢。

至于项羽为什么跳过了基础巩固这一步骤?

那自然是他力大无穷,啊不,那自然是这位墨家人也是他家的人脉。

有纯靠自己的嘛?也有。

比如百政,他能到第一,是通过给人代写家书、教人算术等等换来的。

如果知道百政,那就会了解,这人正常的出场时间是在刘彻晚年,穷兵黩武、百姓生活艰难,于是有了农民起义,这位百政和另一位叫梅免的,都是南阳起义的。

在被江充等人带兵消灭之后,也有自发的农民接过这接力棒,只为了让天家看到农民生活的不易。

而现在,百政的努力也是为了这个。

和曾经一股脑的努力打仗的状态不同了,现在的大汉不仅对外强势,对内也努力在扶持发展。

只不过吧,对外能靠挑衅逼对方国家杀来使的大汉,对内指导农民种地也是比较暴躁的。

差不多是这样的。

百政自己就会种地,不过普通农民哪有什么渠道去正经搞什么杂交实验,但是吧,大家都能看的到别人家的长势,每年也都了解一些,也会和长得好的人家换点种子,来年和自己家的混着种。

老农的经验原来变成书面的东西,叫做杂交实验,有机会通过这样的实验得到更加优质的种子。

而朝廷的动作也是难能可贵的快,隐约有风声说是,快是因为要接着看天书需要研究出来,百政是个儒学脑子。

做事论迹不论心,有心为民那便是极好的了。

之后天书提出来的暖房,没有大面积的实施过,不过已经建立了试点,这也是天书教会的词。

他们县城没有,不过南阳郡有一座不算透明的,看起来泛绿的玻璃房子,还算结实,下雨的时候都好好的,也没有人手欠砸石头什么的,大家都维护的可好了!

里面种了些水果,去年过年的时候,郡守还发了,虽然没多少,但是百政也领到颗枣,也是朝廷的心意。

不过今年开始,这些关注农业的政策就又少了很多,百政那叫一个揪心!

民以食为天,食物得要种出来,农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啊!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推出,比如还是发了一些牛粪蛋子,是郡守安排各个县互换的,他们县稍穷一些,县里养的牛也不多。

牛是耕牛,一般是县里用上面拨下来的钱款养,然后各家需要的时候借出去工作,不过也有有钱的地主家里自己养了,也是少数。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百政真的很想官府再扶持扶持农民,很多时候农民不是不愿意学,只是了解的知识太少,即使有新鲜的东西,一时半会儿难以学会,但是多听多练还是能会的。

很多下来教的小吏,态度从和蔼可亲逐渐变得暴躁,但是没有一个农民会嫌弃,大家都是腆着张笑脸问自己不懂的问题。

很多人会问三遍、四遍,喜笑颜开的反复确认一些比较基础的问题,把人问烦了开骂,也不和人吵,只开开心心的继续互通有无。

百政倒是不嫌弃小吏们的态度差,当然,原先是有些嫌弃的,因为他自己学的很快,也不懂为什么学不会不先等等,而是还缠着人硬问,这里问那里问的,多耽误别人的功夫。

但是自己学别人的东西的时候,才知道,有些事情真的不怪人家。

他一边看自己的名次,一边发现有的事情是真的学不会的时候,那是真的焦心,一遍遍问,对方一遍遍回答,但是就是生怕自己没学好。

这次能得到第一,也算是侥幸,有些东西别人掌握的多,他学的多,榜单也给算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