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的进度是要比其他朝代慢上很多的,不是没有跟着天书学,而是底子太差,能用的人很少,找得到的东西更少。
比如火药这个东西,至今还没找到什么硫啊碳的,别说火药了,连个正经的研制流程都没走过一遍呢。
特别是启,他和他爹大禹不同,他爹主打一个与民同乐,关注民生,不然也不会自己带着人去治水。虽然这也有当时人不多的原因,而且从大禹他爹开始,他们家就擅长治水,比别人多了很多经验。
启是更喜欢带着人一起去打仗的,比起和百姓们打成一片,和敌人打成一片更让启开心,因为他们大夏别的没什么特别的,打仗能力一流。
最主要的是,天书只有他们能看到,别的部落看不到,结合天书讲的,嘿嘿,这就是来自后人的馈赠吗?
那我们不努力,也太对不起想办法让我们看到的“人”了。
启无视了一些人欲言又止的目光,他知道的,各个部落互相会派一些间谍,这些间谍说话又好听,又只会带着人玩玩闹闹,平时的时候玩还好,大事完全不能听。
别看启现在一副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的表情,刚开始发现的时候,可是担忧了好久,是不是夏的秘密已经被套走了。
多亏了有脑子的谋臣分析,现在最重要的秘密就是天书,而天书直接让所有不对夏忠心的人都看不见,果然是天佑夏朝。
除了战乱的时候,基本上各个朝代的都是这么想的,元除外。
千里江山图的机制属于,时局稳定的时候,给王朝的人看,是个优质的辅助。
不稳定的时候,给它觉得有机会开疆拓土的看,一整个催化剂的能力。
比如商纣王和周文王都能看到,春秋战国时期,大家一起看,三国时期也是魏蜀吴都能看,不过元末的时候只有朱元璋和他麾下的人能看。
无他,只是本心是开疆拓土罢了。
启在忙忙碌碌安排人学这个很有用的造纸术,江思瑶也在一点点讲,试图更从容地铺垫到造纸术上。
【纸的作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很多,比如作为衣服的纸衣。
要知道,虽然棉花在我国有三千多年左右的历史,但是一直只在少数地区得到了使用,甚至一度是像菊花、牡丹花一样的观赏花。
在唐的时候,拿下了高昌,也就是现在的吐鲁番,更是产棉花的地方,贵族们有了这种观赏作物。
宋元的时候,种棉花的地方已经从高昌、琼州、闽越等地逐渐扩展到了全国,但是依旧是贵族才有资格穿保暖的棉布棉衣。
彻底让大家有能抵御寒冷的棉衣穿的,一方面是技术上,宋元时期的黄道婆,从琼州学了织布推广到了其他地方。另一方面是法律政策上,朱元璋积极推广棉花这类经济作物,到了明中期,普通百姓才有了穿暖的机会。
那在没有棉花的时候怎么办呢?抵御寒冷,富人靠烧炭,穷人靠一身正气,甚至连把烧过的木炭放在衣服里这样的办法都想出来了。
而除了,动物的皮毛、鱼皮等制的衣服,还有就是我们这个纸,穿纸衣、盖纸被,让大家抵御了一个又一个的寒冬。】
被“点名表扬”了的黄道婆和朱元璋顿时都受到了认识她们的人投射来的震惊的目光,只不过有一点点细分的区别。
认识黄道婆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生活悲惨,但是又很有个人毅力的人,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离不开她的努力。
在发现她甚至得到了天书的承认的时候,大家是为她高兴的。
即使在这个时候,黄道婆依旧是笑着催大家学,“好了,我的事情之后再说,大家先把这个搅车的手艺啊给学好了,这样我们处理起棉花来啊就更方便啦。”
她话音刚落,就有人附和,“对的对的,棉花的籽还是得靠这个,昨天我回家去试了试自己手工脱籽,那叫一个困难哇。”
“嘿,你还真的一点点去试的啊!”有人打趣道。
那人也不因为被打趣而不好意思,坦坦荡荡地承认,“我们只学过织粗布麻衣的,哪里学过织棉花,我不得自己试试看,是不是真的要机器哇?”
“就是,自己试试有什么丢人的,天书还有实验呢!实验不就是我们的试试吗?”
黄道婆帮着说话,然后又有人说自己一开始也不信,也偷偷在家做过实验呢。
大家和乐融融地互相说,做过实验,大家也是和天书一样的人咧,都不是以前大字不识一个的泥腿子了,肚子里有学问了。
而朱元璋那边,认识他的人也都难以置信,不是,只是推广个棉花居然还能被天书记得!
“推广而已,怎么还能被天书记得,真赚啊。”朱樉左看右看自己的爹,觉得天书之前说的“暴君”的形象跟这个亲爹比较符合,这推广棉花,让百姓穿的暖的形象,也太正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