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底下比较卷的两个儿子都有点“阳奉阴违”的意思,李渊虽然不了解状况,但是知道他们正常的进度应该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这些时候,他们见面已经少了很多针锋相对的气场。
怎么回事?
难道是他们联起手来打算先把他这个父亲给扳倒吗?
有的人是等自己年老的时候,才开始忌惮年轻力壮的儿子,害怕会被儿子抢走皇位,于是开始想办法,找机会,让儿子失去上位的机会。
但是李渊不同,他在儿子还没成年的时候,就开始在两个儿子之间互相拱火了。
他用太子之位作为胡萝卜,钓着二儿子李世民,“回来就封你为太子”这样的话,在多次要儿子出征之前都说过。
即使是圣人,野心也被养大了。
即将成年的李世民,对自己的大哥李建成是有想法的,两人实力不相上下,准确来说,他更胜一筹,而大哥就只是因为年长,就被默认为太子,这不合理。
不是吗?
不过,这扭曲的兄弟关系,被天书拯救了。
天书先是直接展示了未来的结果,到也不是有意的,只不过李世民当皇帝当的太成功,这想不被提到都挺难的。
本人也是励精图治的类型,遇到问题也会在弹幕上问天书。
每当这个时候,李世民就会想,怎么不给他开这个弹幕权限。
也不是不能用医师的号问,但是感觉像是在借用别人的身份一样,李世民不太习惯。
在活跃在“世人”眼里的李世民只有一个,那就是那个已经当上了唐太宗的李世民。既然这样,那他做回自己,也是没问题的吧……
只不过,这个心理活动被已经是皇帝的李世民知道的话,大概会一边流泪一边自怨自艾。
“我”竟然诅咒“我”死,他不知道“唐太宗”这个称呼是我死了之后,被供在庙里才有的庙号吗?
不,他知道,他就是故意的,呜呜,观音婢
很符合对李世民的哭包刻板印象了。
当然,也有在正常看天书的“教程”研究那个“复印”的。
比如康熙。
康熙是知道国外的发展水平的,他甚至比国外的普通人都知道,毕竟普通人有些维持温饱都困难,更别提研究科学了。
不过他对这个复印机器是完全不了解。
了解才出了问题,毕竟,即使是国外,都没有到这一步的。
在自己脑子里各种搜寻不到的时候,康熙断定这是和蒸汽汽车一样,是能被他当做大清的“专利”,再反推销出去的。
而蒸汽汽车,在康熙发现南怀仁看不见“天书”的时候,已经果断从他手里买下了版权,用在大清的官位,换来了大清对蒸汽汽车的署名权。
就决定叫做“大清”。
在天书说了后世对各个朝代的认可度,表示汉、唐的认可度最高,而在皇帝中,明显得到天书偏爱的就是“祖龙二凤野猪”三人组。
康熙不满意,即使知道自己和儿孙创造了“康乾盛世”他也不满意。
卷王之所以卷,就是为了个身前身后名,所以,他对于天书放出来的东西,都很注重再推行下去,甚至会改良加工再往下推。
比如和良种一起下发的有促生长的肥料,也有杀虫除杂草的农药,价格虽然会提高些,但是直接在包装上打了统一定价,在各方面努力为农民考虑。
不是他多爱民,而是他想当个“好皇帝”,在别人心里的。
古代的好皇帝,是很好当的。
经历过元朝的荒诞统治,在战火纷飞中夹缝生存,每天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有了朱元璋打跑了元朝,建立了明朝。
明朝没那么好,但是明朝给吃饭,能活着,那明朝就是好的,朱元璋就是好皇帝。
清朝亦然,有头有脸的人,才有发声的机会,底层的只求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