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大商和帝辛

在帝辛的统治下,大商颇有武丁时期的风采,文治武功都颇有建树。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大商,正是国力鼎盛之时,有烈火烹油之像。

但是,以凌攀超越时代的目光看来,大商的隐患也很多。

首先,大商直接控制的区域并不大,册封的诸多方国之中,有的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这些诸侯国,虽然暂时未必想反抗大商,也未必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但将来可就不一定了。

其次,大商的分封制,在不断地将直接控制的区域分封给王室子孙,让本就不大的直属领地变得越来越小。帝辛虽然励精图治,这些年来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他实际控制的领地比起武丁时期已经要小了很多。

第三,帝辛提拔的出身微寒的朝臣,比如飞廉、恶来等,身份尊贵的重臣之间,一直有着剧烈的冲突。大商在成汤时,曾不拘一格降人才;但随后还是走上了世袭之路,由大贵族和宗室把持朝政。帝辛要进行政治改革,不但要削弱宗室老臣的地位,还要削减他们的利益,大贵族和宗室老臣怎能不反扑?

所以,凌攀觉得,帝辛的统治,未必稳如泰山。

而凌攀此次,是想要在这黄河世界建立天庭和蒿里,在天地间建立起轮回和神职体系,还要册封诸神,让诸神归位、各司其职,完善天地运行规则。

这样的大工程,以他第七境巅峰的实力,绝对是无法直接做到的。

哪怕让他现在将人们意念中的蒿里由虚化实,他也做不到啊。

必须得借助万民愿力。

那什么时候,是万民愿力最浓的时候?

华胥给出了答案。

当然是全民有统一的信仰之时。

但凌攀之前根本就没打算走神道路线,所以也没有刻意在黄河世界推行宗教,此时大商虽然笃信鬼神,信奉天命,但这只是朴素的迷信,算不上是信仰。

而如果要现在开始去培养扶持一个宗教,那需要很久的时间,而且非常困难,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因此,华胥给出了另一个退而求其次的答案:王朝更迭,天下易鼎之时!

在这种时候,最是能催生出强大的万民愿力。

既然没有统一的信仰,那就让最剧烈的冲突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