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等待取饼的时间里,董向东问安娜有没有兴趣在老街小巷中探幽寻胜,安娜当然很乐意。
这个时节不冷不热,正适合徒步。
安娜毕竟是外国人,对古老的中式建筑非常好奇,边走边看,边看边拍照,还特别好奇问一些诸如年代,建筑风格等问题。
董向东幸好土生土长,外公外婆以前也是住在这么老式建筑里,他小时候当故事一样挺他们讲。安娜问起他也能说出个一二。
安娜碧蓝的眼睛里闪着光,听得津津有味。
这一片地方不大,两人半个小时就走完了。于是找了一处大门紧闭的青石台阶坐下。
董向东从背包里拿出纸巾擦了擦台阶,又取出了一块方巾铺在上面,才让安娜坐下。
“我做了,你的汗巾不就脏了。”安娜有些犹豫。
董向东经常外出跑客户,平时随身都携带着方巾。天热时候用来擦汗,到了客户的公司可以先进洗手间洗掉脸上的汗,再见客户比较礼貌。
董向东笑笑说:“回去洗洗就行。你坐下吧,没事。”
安娜这才坐下。
董向东则举着手机以紧闭着的两扇退了色的朱色木门为背景,拍安娜。
拍好的照片发给安娜后,安娜很快发上了朋友圈。
董向东已经很久没有发朋友圈了。自从结婚失败之后,一是没心情,二是开始发奋图强,没有时间兴趣拍照,三是后来去了国外,基本上就没有时间玩朋友圈了。
不过今天,他把随手拍的一些风景组了一个九宫格发上朋友圈,附言:特别的一日
他翻看朋友圈看到了安娜发的朋友圈,在下面点了个赞,想着是不是评论一下。
看了一眼身旁也在看朋友圈的安娜,扫到了安娜正在用俄语回复别人在她这条信息下面的评论。
虽然董向东不懂俄文,但是全世界爸爸妈妈的字母书写几乎都一样的,他看处安娜是在回复父母的留言。
有些好奇安娜的父母会做和评论,安娜又怎么回复。
回去后开始学俄语。
董向东订了一个新目标。他平时跟安娜聊天的时候会跟她学一些俄语,但是都是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
董向东等安娜回复完后,好奇地问她俄罗斯朋友聊今天的美食之旅吗?
安娜说是,还有她的父母也很好奇。她之前跟他们提到过那些连她都没有吃过的美食。
她父母说如果她吃了觉得好吃,下次过来的时候让她带他们品尝。
“你父母经常来中国吗?”
董向东并不是八卦,只是因为与安娜并排坐在一起如果不说点儿什么,安静的气氛会变得有些奇怪。
安娜点头:“他们每年都会来中国两三次,因为生意的原因。”
董向东马上想到了他的美食之旅第二季:“下次他们过来,如果我刚好在国内,我可以带你和你父母去品尝新的美食。”
“好啊。我先代他们谢谢你。”安娜看起来很开心,“我爸爸妈妈也是吃货,他们是大吃货,我是小吃货。”
董向东乐了,一家都是吃货还不胖,也挺难得的。
到了取饼的时间,两人慢慢走回店里,刚才门可罗雀的店里现在是门庭若市。
订了饼的客人纷纷来去饼,有些还是外国人。
安娜大概是看到跟她一样的外国人也来吃菊花饼,对饼的兴趣增加不少,领了饼马上开了包装盒。
他们是每一样买了一个,盒子里整齐地码着四个外形栩栩如生的饼。
安娜看着那些饼赞叹着看起来很不错,很好吃,却舍不得伸手:“这么漂亮,吃了太可惜了。”
董向东笑着从背包里掏出湿纸巾抽了一张塞进安娜手里:“我们这是美食之旅,不吃怎么行。”
安娜惋惜地擦干净手,拿起了玫瑰饼。
“吃菊花饼,菊花饼最好吃。”董向东小时候就吃过菊花饼,所以认为菊花饼比其他饼都好吃。
安娜看了看不舍地说:“我想再欣赏一会儿,慢慢吃,细细品尝。”
安娜咬了一口玫瑰饼立刻惊讶地嘟嘴:“哦,哦,太好吃了。董向东,你也吃。”
董向东看了看没动手:“我经常吃,今天这些都是你的。”
“不行,不行。”安娜很过意不去,把手里的饼掰成两半,递一半给董向东,“分着吃。”
“好吧。”
董向东没有推辞,从安娜手里接过那半个玫瑰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