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绑架

天字码头 古慈儿 1069 字 11个月前

()所以这起“亚罗号事件”成功地为英国政府蓄意挑起侵华战争充当了极好的借口,并成为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英国人和法国人也明白“擒贼先擒王”的道理。

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时,英法联军便将炮口对准了清廷管辖岭南地区的最高机构两广总督府。

没多久,英法联军的军舰闯入珠江后,开始集中火力炮击广州城,且将位于城南距离珠江边不远的两广总督部堂彻底夷为平地。

联军七日攻下广州衙门后,竟还生擒了总督大人叶琛。

可为何广州城会如此不堪一击?这么快就被敌军攻破?

这原因值得一提。

虽“亚罗号事件”是战争的导火索,但叶琛却好似并未意识到大规模战争即将要到来。

对于战争,叶琛也并非毫无准备,此前他曾命人抓紧时间修复了城墙,修复了炮台,重新装备上了大炮,而且还招募了大批的乡勇。

跟当年类似,叶琛还命人准备了大批的火船,准备战争爆发时火烧敌人的战舰,同时还照例开出了很高的赏金,悬赏英国人的人头。

更奇更狠的招数其实叶琛也有一并用上。

他还花重金派人去香港打探情报,搞绑架、暗杀、小规模的袭击。

甚至叶琛的暗探还曾潜入香港英署面包房里下毒,只是那探子由于太过紧张,以致砒霜分量下得太大,味道有异,大家吃下去后马上作呕,食物皆被吐了出来,才会没有死人。

这样看来叶琛的准备也算充足,可为何还会惨败至此呢?

这其实与一则乌龙情报大为相关。

叶琛的探子比那下毒的特务还要低能,明明克里米亚战争英法战胜了俄国,但他得到的情报却正好相反,竟是俄国大胜。

再加上印度士兵的叛乱,因而他的结论是英国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再次发动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