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博元开始时真的十分胆怵,他琢磨着若是不成,那下场一定相当惨烈。
可见另外二人皆斗志满满,他又转念一想,即便是失败了,也比在这混吃等死要好上数倍,好歹自己曾经抗争过,试图改变过,因而不想做懦夫的他决心博上一回,没多久,也同其余二人站在了一条战线上。
就这样,三人众志成城,决定放手一搏,拼上一把。
紧接着,洛鸿勋为保行动严密,千叮咛万嘱咐那二人,绝对不可泄露消息,也不可以跟任何人提及。
因为知道的人越多,此次行动的风险也就越大,那样的话,大家就永远都别想走出这里。
二人闻后知晓个中厉害,因而都十分谨慎地对待此事。
1859年初的一个下午,众华工做完苦力还未上脚链的间隙,其中一名打手刚去小解,而另一名打手正准备取出脚链准备给大家“上刑”。
他俩以为这一众猪仔早已成了温水里的青蛙,被煮的没了反抗的意识,因而防范看起来相当松懈。
此时,洛鸿勋瞧出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因而抓紧时间给吴博元和严克俭二人递去了眼色。
心领神会的吴博元得令后按照此先设定的计划当即冲上前去,欲要抢夺铁链,转移打手的视线。
与此同时,严克俭亦快速猛扑抢其腰间别着的手枪。
第三人洛鸿勋则见机行事,瞧他二人有些吃力,于是赶紧冲上前去辅助严克俭。
惊喜的是,其余不属于他们团队的另外三名华工见状亦如曾经约定般地奋勇上前与他们合力制服打手。
最终,严克俭总算是成功夺下了打手的枪,接着,没有迟疑,朝对方便是一通滥开。
远处,正往回返的另一名打手听到枪声后,赶忙朝这边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