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人做工废弛,积极性不高,生产的产品自然就达不到要求。
所以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在他看来也应该是件极为关键且应当被注意的大事。
由于此先混迹基层的经历不算少,因而洛鸿勋对底层员工的工作态度较为关注。
无论是在钟表行,还是橡胶场,亦或是在茶楼,他深知员工做工的状态与工厂的经营效益存在着相当紧密的关联。
所以,几天前洛鸿勋曾有意去了位于英美虹口租界的福隆太织布厂里调研过。
通过暗地里观察他发现工人们的工作热情都不是很高,因而找了一身工服换上,且佯称自己是新来小工的他午饭时有意与三名工人聊起了天来。
他听一叫韩老四约莫二十出头的小工愤愤不平地抱怨说:“我千辛万苦的从老家宿迁赶来上海,以为能生活的好一点,可没成想这里的待遇比家乡更差,每天才给我三角钱,喝西北风都不够,哪还能寄回去养我儿子。”
洛鸿勋闻后内心很是震惊,可他表面上却声色未露丝毫。
然后,他学着周围两人附和着笑了笑,从而令其他几人不防备着自己,好尽情地聊天。
而后,他则继续保持沉默不语。
接着,却听另一年龄稍长名叫杨吉的小工插话说:“可不是,你也不想想,你才来了不到一年,我都来了快三年了,一天还不是只有七角钱,就这么干下去,怕是自己都养活不起,哪能有什么积蓄呢!”
听完后,第三个叫陆石安的小工用手半遮着嘴,压低了声音,看似神神秘秘地说道:“我看都是那个马铭启搞的鬼,前几天厂里好不容易休了一天假,闲的没事,我就出去随便逛逛,走到四马路时,看见前面一个男的左拥右抱进了富贵堂,本来这也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只不过他进门的时候,跟身后的人打了个招呼。”
说到这,陆石安特意停顿了片刻,他见其余三人都好奇地盯着自己且急切地等待听下文后,他才奸笑地开口说:“当时我定睛一看,总算是看清楚了那人的脸,那鼻子长的,喝!”
紧接着,陆石安在自己的鼻子上比划了一下,示意有他的两倍长。
洛鸿勋虽觉得有些夸张,但此男子的形象在他的脑海里也算有了个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