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对方说的情真意切,霍秉勤听了自也十分动容。
他的父亲是纯正的广州人,且他年幼时也曾生活在广州,直到他十三岁时,父亲霍曾给一商家做担保,而那人欠了洋商的巨债后,急火攻心,进了棺材。
倒霉的霍须赔偿十万两白银的欠款不说,且还被朝廷处了五万两白银的罚金,痛心之余,霍一气之下才决定离开广州,于是他们全家之后迁至香港发展。
所以霍秉勤对广州官府的暗黑也有着深深地体会,且广州城又受着西方列强的欺压,因而他知道沈念恩要向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肯定十分艰难。
其实那日讨论时,在场的虽除了他都是英国人,但是近半数还是支持贷款的。
虽然给轮船贷款风险不言自明,可事实上有几个人主要是觉得沈念恩准备买法国船,所以才表示强烈反对的。
虽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可霍秉勤又不太方便直接告知当事人。
可此时的他既很欣赏对方敢于主动上前的勇气,又很敬佩对方的努力和坚持。
因而思忖了好半天后,霍秉勤终于决定破例一次。
于是,他看似较为隐晦地对其说道:“沈先生,您的魄力和勇气我很是钦佩,所以也想帮您一把,这样吧,你可以考虑一下购买一艘船龄较短的英国旧船,这样说不定渣达银行可以批准您的贷款。”
沈念恩一听,脑筋快速一转算是弄清楚了,原来渣达银行拒绝贷款只不过以航运业风险巨大为幌子,而本质原因却是他要买的为法国商船。
哎!也罢,大丈夫能伸能屈,不然这次就仿照上次,再买一艘英国旧船吧!
毕竟来日方长,终有一日,自己的商行会有新船的。
沈念恩只得这样宽慰着自己。
于是,不得不屈服的他最终决定再度购买英国旧船,也正因这样他才申请到了银行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