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8章 《黎曼的猫》

没错,二十七岁的确属于获取数学博士学位的高龄。

毕竟,以数学为业的人算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那类人,可以说,二十岁获得数学博士学位的人,比比皆是。

田立心的智力水平,在数学界的这些天才中,连根葱都算不上。

以他的水平,要想在数学这个圈子中获得一席之地太难了,于是他选择了破釜沉舟。

不成功,便成仁!

当然,每个人除了梦想,也还是得面对现实的。

田立心潜心研究黎曼猜想多年,无果之后便将重心放回到了生活中,这也是他加入五道口高精尖研究中心的主因。

他前世的生活轨迹,倒似乎是有背于“薛定谔的猫”,没有坚持到最后一刻。

通俗地说,“薛定谔的猫”比喻的是,碰到一件不知该不该去做的事时就一定要做,一旦做了这件事,最后的结果都只能有一个,你的参与也直接干预了结果。

“薛定谔的猫”,也被称为薛定谔佯谬,是由量子力学奠基者之一、著名的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理想实验。

哥本哈根派认为,一个量子系统的叠加态,当它和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或被外部世界测量时,会变成一种固定态。

“薛定谔的猫”这个实验,就是薛定谔最初用来反驳这一理论而设计的实验,是把微观领域的量子行为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

实验的设计是这样的: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封闭且不透明的盒子里,然后把这个盒子连接到一个,包含一个放射性原子核和一个装有有毒气体容器的实验装置,设想这个放射性原子核在一个小时内有一半的可能性发生衰变。如果发生衰变,它将会发射出一个粒子,而发射出的这个粒子将会触发这个实验装置,打开装有毒气的容器,从而杀死这只猫。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未进行观察时,我们是不能确定这个原子核到底是衰变还是未衰变的。确切地说,这个原子核处于已衰变和未衰变的叠加状态。但是,如果在一个小时后打开了盒子,实验者只能看到‘衰变的原子核和死猫’或者‘未衰变的原子核和活猫’这两种情况之一。

在量子的世界里,当盒子处于关闭状态,整个系统则一直保持不确定性的波态,即猫生死叠加。猫到底是死是活必须在盒子打开后,外部观测者观测时,物质以粒子形式表现后才能确定。

这项实验,旨在论证量子力学对微观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认识和理解,可这使微观不确定原理变为宏观不确定原理,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猫既活又死违背了逻辑思维。

要是将“薛定谔的猫”套用到我们这个宏观世界中,又会怎么样呢?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之母,数学之根在于数论,数论的终极定律则是弄清质数分布规律的黎曼猜想。要是有人证明了黎曼猜想,那么这个世界就如有了一个观察者,未来各种可能性的叠加态必然在这一刻坍塌。

最严重的后果是,宇宙毁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