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拓扑学家对庞加莱猜想的研究虽没能产生他们期待的结果,但却因此发展出了低维拓扑学这门学科。
斯梅尔在六十年代初想到了一个天才的主意:如果三维的庞加莱猜想难以解决,高维的会不会容易些呢?
随后,在基辅的非线性振动会议上,斯梅尔公布了自己对庞加莱猜想的五维空间和五维以上的证明,他也因此获得1966年菲尔茨奖。
1983年,美国数学家弗里德曼将证明又向前推动了一步,他证出了四维空间中的庞加莱猜想,并因此获得1986年的菲尔茨奖。
虽然这一猜想的高维推论已得到解决,但三维像只拦路虎一样趴在最后一关口,向世界上最优秀的拓扑学家发出挑战。
拓扑学的方法研究三维庞加莱猜想没有进展,有人开始想到了其他的工具,瑟斯顿就是其中之一。他引入了几何结构的方法对三维流形进行切割,并也因此获得了1986年的菲尔茨奖。
之后,美国数学家理查德汉密尔顿提出了解决庞加莱猜想的纲领,为破解猜想奠定了基础,使得对此猜想的证明取得了重要进展。
汉密尔顿研究的方向也被称之为ricci流,这是由意大利数学家里奇命名的一个方程。用它可以完成一系列的拓扑手术,构造几何结构,把不规则的流形变成规则的流形。
早在二十年前,1976年的菲尔兹奖获得者,华裔数学家邱程桐就知道了汉密尔顿的研究方向,也因此,他让自己的几个学生跟着后者研究起ricci流来。
在使用ricci流进行空间变换时,到后来总会出现无法控制走向的点。这些点,叫做奇点。如何掌握它们的动向,是证明三维庞加莱猜想的关键。
在邱程桐和李伟光在非线性微分方程上的工作后,汉密尔顿在1993年发表了一篇关于理解奇点的重要论文。
这一刻,邱程桐已经隐隐感觉到,解决庞加莱猜想的那一刻就要到来了。
七年时间转瞬即逝,但邱程桐和他的学生们对庞加莱猜想的证明,却没有丝毫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