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开始扶琴,孟姑娘在他身旁坐下,开始静听,琴声逸雅,乃有空谷溪落、幽兰独生之意,时节正值寒冬,琴声之下,寒意不侵,直让人顿觉心旷神怡。
孟姑娘安心听了许久,和着这柔美琴音,她开口说道:“祝公子,你既不愿与我多费口舌,我也不会多打搅于你,想来你已是将我的事都通报了上去,只要不出意外,我便会被押到更为严密之处,关押审问,到了那时,想必公子也不会多在我的牢房之处停留,你我一路同行,也有近半年时间,虽然行住均在一起,但你我之间,并无任何了解,稍有了解,便是如今这般境地。”
祝士廉琴声未停,声音之中,一幅超脱之境,全无半点留恋之意,孟姑娘虽对音律了解不多,但这般回答还是听得出来的,她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初时相遇,我是带着任务的,我家师父要我在杀掉柴铎之后,请一个待贤坊的人到北都城来,你们三人之中,何大侠行伍出身,杀伐果决,梁女侠名门之后,难以预料,唯有祝公子初出江湖,尚不知深浅,故而我留下香囊手帕,单请公子前来。”
这些事情并不出乎祝士廉的意料,故而琴声未变,依旧悠扬,孟姑娘继续说道:“在公子进入我们庄园之前,茹沐所行之事,无论饮酒,或是邀约,或是喜或是怒,皆是逢场作戏,引公子跟随之举,彼时客栈之中,早已被丘丁带了各路人马严加看守,若是茹沐没能请到公子上马车,便要用强请公子入庄园内,此便为当时情景。”
祝士廉的琴声不乱,当时险境,祝士廉早有预计,独闯敌巢,自然有所准备,故而也并不在意,孟姑娘继续说道:“原本请公子来到庄园之内,只是希望告诉公子,请我们杀柴铎的人,是翠烟阁的人。这个消息真假,茹沐不会告诉公子,但可以说的,却是当时并无跟随公子返回长安之意,跟随公子之事,乃是茹沐我临时起意。”
心念一动,这句话让祝士廉的琴声也有了一些变动,《幽兰调》一转,却引至那首临时所创的《柔云调》上,听到这个变化,孟姑娘抬头看向祝士廉,见他闭上眼睛,盲目而弹,孟姑娘明白祝士廉是在问自己,于是说道:“之所以临时起意,是因为彼时公子所演剑法之中,有一路剑法,不仅茹沐认得,师父也认得,其间暴虐剑意,与公子剑风全然不符,却与师父未曾学全的一路剑法相仿,师父为了探求此路剑法,曾深入蜀中多年,却只无功而返,见公子使出这路剑法,师父原本打算将公子强留下来询问,但茹沐觉得,以公子气概,用强必无所获,唯有于同行之中,套出话来,方才为好,故而劝下了师父,与公子一同返回京城之中。”
祝士廉手中未停,双眼却已睁开,《柔云调》音调再变,开始变得低沉下来,同时终于开口,问道:“为何说出?”
孟姑娘叹气说道:“来到了这里,茹沐才搞明白,公子的剑法,与苍鹭剑派一脉相承,与师父所求的那一路剑法,并无关系,所以茹沐便没了跟在公子身旁的理由。”
祝士廉眉毛一挑,琴声缓缓而落,他又问道:“为何今日?”
孟姑娘长出了一口气,起身走到祝士廉身旁,手放在琴弦之上,畴躇半晌,终于开口说道:“既是没了跟在公子身旁的理由,不论被公子送到何处关押,或是返回师父所在之处,或是自行遁走,无论如何,再无与公子如此相处的时候了。”
祝士廉抬起头来,看着孟姑娘,孟姑娘也看向他,继续说道:“一路经行,茹沐记得公子,也希望今后公子拨弄琴弦之时,尚能记得茹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