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感情是她主动放弃的,当时她都那样不好过,更何况德妃那完全是在充满期待的时候,被人算计,而失去了自己的孩,那一刻,德妃一定比曾经的她还要难过,会觉得眼前一片黑暗,没有光明。
如果之后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会变成一个只为了报仇的行尸走肉,不再有感情,做的一切事,就只是为了报仇,而这在修炼一途中,有个词可以形容,那就是入魔。
可紫瑾毕竟没和德妃交谈过,而且德妃平日里,收敛自己的情绪收敛的太好了,让紫瑾都没有看出德妃已经开始有些入魔的症状了。
只能,人在经历过大的变故后,真的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变成一个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人,因为觉得之所以会发生变故,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下意识的就会改变自己,使自己与以前不同,仿佛这样,那些变故,就不会再发生。
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保护行为,德妃认为,皇帝不喜爱她,华嬷嬷会被毒害,孩会被引产,都是因为她之前的性格所造成的,所以现在变得可以掩藏着自己的恨意,去讨好皇帝,去与其他妃嫔交好。
翊坤宫中,德妃已经慢慢调整着自己的心态,也看着后宫众妃嫔为了能重多皇帝的宠爱,而天天去逛御花园,就是为了能与皇帝进行一次偶遇。
为了表达自己对皇帝的关心,就天天派宫人送补汤或香囊什么的去御书房,还是自己亲手做的,就为了让皇帝能记住她们的所谓真心。
还一起去皇后面前,些对蓝妃不利的话,就是想让皇后对蓝妃有意见,让皇后出手对付蓝妃,可皇后又不傻,不论是哪个妃嫔得宠,皇后的位置都是做的很稳固的,因为皇后膝下有个太,所以皇后能稳坐钓鱼台。
而且皇帝在初一十五的时候,都会歇在长春宫,这就表明,皇帝还是尊重着皇后的,对于蓝妃的独宠,皇后就更加不看在眼里了,毕竟蓝妃之前还有个盛宠不衰的贤妃,而现在贤妃不也沉寂下来了。
而太后根本就不管后宫事宜,那些妃嫔跟太后诉苦,太后也只是听着,让她们不要心急,多了,太后还会雷霆雨露皆君恩,不要因为皇帝不宠爱她们,就在这诉苦。
所以后宫的那些妃嫔只能这么看着蓝妃独宠,慧妃倒是用公主找过皇帝几次,可是皇帝尽管去了永安宫,但也只是看了看公主,不曾在永安宫过夜。
后宫妃嫔们,顾忌这慧妃是一宫之主,还是皇后身边的人,所以没有什么,但其实心里都在笑话慧妃,用孩争宠都争不过蓝妃,一定是因为慧妃越来越老,皇帝已经对慧妃没什么兴趣了。
德妃现在还没有调查出,到底谁是幕后之人,但德妃心中已经有了几个人选,在后宫之中,有那么大势力,能做出这种事的,也只有那几个人。
容嫔她是相信有关系的,因为那个宫人毕竟是容嫔身边出去的,容嫔若是一点也不知情,她是不相信的,容嫔只能是幕后之人的弃,让她出来顶罪的。
若贵嫔在两个月前,才从静心苑出来,就算若贵嫔想要害她,但她那时手中也没那么大的势力。
而且以她这一个月与紫瑾的接触来看,紫瑾一直都避着她,就算两人对视了,她也会露出一个和善的微笑后,再转开头,没有什么嫉妒她,或想与她为敌的意思,所以若贵嫔应该没有插手此事。
贤妃那时还有着圣宠,而且圣宠多年,贤妃手中肯定握有后宫的一股势力,而且贤妃曾有过两个孩,都先后夭折。
而她有孕,肯定会让贤妃想起那两个孩,而产生一些刺激,升起一些情绪,而在那股情绪的作用下,贤妃对她下手,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容嫔是皇后的人,贤妃不可能与皇后的人联手,这样一来,贤妃的嫌疑又变了。
而慧妃素来与她不和,因为两人同属一宫之主,可她的父亲更受皇帝看重,所以皇帝对她也比对慧妃好些,这让慧妃觉得心里不平衡。
贤妃在皇帝潜龙时期,就在皇帝身边伺候了,还为皇帝育有一位公主,这也才成为慧妃,可就因为她有个好父亲,就轻易的与慧妃平起平坐,慧妃觉得不平。
所以平时与她话时,总是话里带刺,而以她以前对后宫争斗完全不上心的性格,都能感觉到慧妃的针对,而现在她开窍之后,再进行回想,发现慧妃对她的敌意,远比她所想的还要深。
而慧妃在后宫这么多年,又是皇后身边的人,在后宫之中,一定有着一定的势力,想要对她动手,慧妃也有这个能力。
而且容嫔与慧妃同属皇后阵营,可这样一来,是不是皇后也有份参与此事,那这样,她要报仇的难度无疑又会增加很多。
不过就算皇后没有参与此事,也肯定知道一些内情,身为后宫之主,皇帝之前又不怎么管理后宫,所以这后宫之中,手中权势最大的还是皇后。
而当初有人要谋害翊坤宫时,她不信皇后会不知情,可她之后还是被人谋害了,那其中肯定也有皇后的不作为,就这么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