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后周皇帝郭威、柴荣开始,直至赵匡胤都念念不忘的夙愿。大宋一直在厉兵秣马筹备北伐,差不多已是天下皆知的秘密了。
假如轩辕门今天被凌波阁压过了风头,赵光义心中的芥蒂可想而知,原先的种种许诺或将成空。
不止是蜀国,辽国也有高人。他们选择的时机和方式出奇的一致,恰恰刺向了轩辕门的软肋。一旦得手,既能离间轩辕门和赵宋的联盟,又能打压轩辕门在江湖中的地位,是一箭双雕的妙计。
姜烈这一刻痛下决心,誓要改变轩辕门的传统做法。
“杜正朝,你去战头阵!”
杜正朝擎起铁枪,遥遥指向场边的拓跋剑,暴喝道:“请吧!”
拓跋剑当即迈开步子走向擂台,上半身挺直不动,每一步的步幅都仿佛是用尺子丈量过,间距一模一样,不多一寸,不少一分。
所谓见微知著,从拓跋剑精准的步伐,便可以想象得出他在肌肉骨骼的协调掌控方面,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境界。
杜正朝不禁凛然,长枪来到最舒服的位置,屈膝微蹲,劲气贯注到枪刃末端,随时做好出手的准备。
距离两丈左右时,拓跋剑倏然立定,探手握紧剑柄,冷冷望向对面的少年。
不需要言语挑衅,谁都能看出他眼中的冷酷杀意。
那柄看似残旧乌黑的铁片颤动起来,如幽魂呜咽。
一众剑术高手不禁瞪大了眼睛,这是剑魂诞生的征兆?拓跋剑居然达到了人剑如一的境界?杜琴胆爱子心切,轻轻一纵,悄无声息的落到了擂台一角。
杜正朝蓦的一声暴喝,铁枪旋转飚射,抢先半拍凌空飞刺,如龙蛇矫夭,杀气如潮。
凛冽的枪意锁定了对手,不容其逃避。
拓跋剑本是过江猛龙,又岂会去考虑闪避退让?信手一挥,长剑怒啸,刹那间连刺七剑,每一剑都准确地刺中枪刃,巧妙地震歪铁枪飞行的路线。双方的杀气冲突,明显是铁剑一方更占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