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老赵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是一个高尚的人,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一个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人。
不过,年轻时的老赵到底还是有些功利之心的,现在回头去看,伟大的人也并不是生来就是纯粹的,都得经过不断的学习和熏陶,才能渐渐走向完美。
老赵的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当时的小品圈里还是众星云集的,作为初出茅庐的小年轻,想要出头实在太难了。
不过,上了春晚之后,隔三差五地接一些商演还是没问题的,所以,他也就很快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有点钱之后,老赵的心思也就活泛了起来,想着自己既然在小品这条路上走不通,何不换一条其他的路走走呢?
为此,老赵便进入了影视圈,为祖国的电影事业奉献了一部伟大的电影。
为了多省一点钱,老赵在这部电影中不但自己做了主演,还投资了整部片子,还拉上了不少小品圈的好朋友。
这部电影一出,老赵的钱包也就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毫无疑问,这部电影的票房就彻底扑了,而且还是直接扑到姥姥家的那种。
但在当年的大众电影百花奖的评选中,老赵这部电影却获得了最佳影片奖,而且,人家还是最佳男主角,——不是提名,而是最终获奖了。
一个新人,就此获得了影帝称号?
一部票房惨淡的电影,竟然是最佳故事片?
那么,这些票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这个结果一出,顿时就引来了吃瓜群众的质疑,报纸上也是一片大哗。
经过记者的调查之后,发现在百花奖票选的最后一个月,从东北某小镇寄往《大众电影》的信竟有数千封之多,这些信里装着的票,少的有几张,多的甚至有几十上百张。
不过是一万多人的小镇,竟在一个月中投出了二十多万张票!
不得不说,这小镇的人也太团结了,而且还很趁钱,人家买杂志都是成捆成捆地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