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药师的药庐在神农架的主峰。一株巨大的榕树几乎蔓延的整座峰顶,仰视之,枝叶如同碧绿的擎盖,遮天蔽日,行走其下只觉视线晦暗,不辨晨昏,处处都是垂落而下的根须,如藤蔓一般。
戚萋萋走在前面,时不时抓住一条树根荡过去,从这个树枝跳到另一个树枝,轻盈如同飞鸟。
走到主峰的中央,视线忽的敞亮,那倾覆峰顶的榕树林,如同一块碧绿的巨布,罩在峰顶之上,这绿布中间有大窟窿,这窟窿里是一片平地,茅草屋舍五六间,正是药庐所在。
那茅舍都是就地取材,茅屋的基座离地三尺,房体皆是木材,以榫卯结构相互结合连接,房顶上覆盖着各种干草,厚厚的堆在上面。
茅屋外五六人,各自忙活,有的忙着煎药,有的忙着称量药物,有的忙着研磨,有的忙着翻找医书……
还有两个人一大一小跪在中间,大的约摸三十有余,小的估计十岁上下。
一名年岁约莫五十左右的中年,髭须鬓发已见霜色,他看了看那边琢磨药粉的人一眼。那是一名刚过不惑之年的男子,髭须茂盛盖了半张脸此时他正一脸狐的疑地捻着药粉闻气味。
霜鬓中年道:“两位莫再跪了,戚药师曾说,跪拜只合该天地父母可受,最是厌烦求医者三拜九叩,涕泪涟涟,还是莫要如此了。”伸手去扶那大的,却没有扶起来,只好摇了摇头去扶那小的:“虞姑娘,这里湿潮,女娃娃长时间跪坐湿潮之地,对身体不好。”
那小的明明是小子打扮,发结于顶,一身浅蓝色儒袍暗织格纹,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孩子。那孩子本来面色忧戚,听了霜鬓中年的话,愕然嗫嚅:“您怎么知道……”
霜鬓中年笑道:“我们行医的,对人体必须得精钻细研,故此,男女老幼,一眼便知。”
那孩子悻悻低下头,扯住那霜鬓中年的袖子:“李神医,你求求戚药师,让他救救我爹,好不好?”
霜鬓男子窘道:“快别叫‘李神医’这个诨号了!我那儿子从这里学了三脚猫的医术,便回了京城开医馆,病患吹捧了几句就胡乱地叫什么‘李神医’,戚药师医学造诣堪称神仙妙手,也不曾妄自封神。这‘李神医’的名号,他倒是敢受!”
那孩子委屈道:“我爹这毒,‘李神医’只说救不了,只有神农架戚药师或能得解救,我们才来这里求戚药师救我爹一命……”
双鬓男子道:“神农架行医禁宜条例第三条:滥杀者不救。虞将军……”
旁边跪在地上的中年男子怒道:“虞将军征战沙场,保得家国安泰,疆土勿失,如何能算滥杀!”
双鬓男子噎了一下,静了片刻才道:“我本来就想说,虞将军征战所致伤亡,不能算滥杀,故此不用二位跪地求情,戚药师也是要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