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说汉军出征,第三路是卫青的好友公孙敖。与李广一样,公孙敖也遇到了匈奴人,惨败。不过公孙敖比李广好一些损失了七千骑兵,虽说九死一生,但至少还有三千幸存吧!”
“因为损失严重,公孙敖同样是判了斩首,以金赎为庶人。”
“四路人马,两路惨败,一路无功而返,于是压力全到了最后一路卫青身上。这个最年轻,且没有任何经验的将领,他会给汉武帝一张什么样的答卷呢?”
“《史记·卫青传》关于这一战,就一句话: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听着是不是很简单,好像也没什么值得称颂。但这寥寥数字,于大汉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自汉高祖‘白登七日’之困后,汉军终于打破了匈奴人不可战胜的神话。”
“好!”刘邦高兴的只拍大腿。
“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那些说某某将领让匈奴不敢进犯有很大吹嘘成分,因在此前匈奴在汉军眼里是不可战胜的。若真的厉害到让匈奴不敢南侵,又何来匈奴不可战胜之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一战不仅对汉军有着重大意义,对匈奴人也非常的有‘意义’。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茏城可不是一般的城,茏城又作龙城,是匈奴的祭天圣地。这一战对匈奴单于的刺激大概就如同匈奴有支军队长驱直入到高祖庙蹦迪了,蹦完后还把看守宗庙的人及供奉的东西一锅端走后诸位汉皇的感受吧!”
虽然不知道什么是蹦迪,但刘彻却听懂了主播的意思。这个假设有多让汉皇们血压升高,汉朝臣民就越明白龙城之战的概念。
刘邦、刘恒、刘启、刘彻:但是吧——这个比喻,大可不必!他们明白,他们可太明白这一战的意义了!
“刘恒倒是生了个好命的孙子!”吕太后想到。
自从知道未来是刘恒一脉继承了皇位,吕太后的心情就颇为复杂。从她的立场上来说,应该解决了刘恒这个后患。可解决了刘恒又有什么用呢?不是刘恒夺了大汉天下,而是她死后,他们这脉守不住这大汉天下!
“这一战不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体现了卫青如同神般的将帅之才。我们前面说过了卫青在这方面并没啥经验,是个生瓜蛋子。出兵初期,追随卫青的士卒应该是很不安的,他们没有追随李广的士卒那么信任主将,愿意为主将抛头颅洒热血。”
“然后在龙城之战前,汉军并不知道龙城所在。也就是说出兵之初,卫青也有像公孙贺一样存在无功而返的风险。这个时候,未来的博望侯张骞还被软禁在匈奴,没有回来,汉军对匈奴和西域的了解很少。一路孤军深入,可能什么也找不到亦或是撞上匈奴主力。”
“因此,到达龙城前,卫青至少要面临以下压力:孤军深入若找不到目标,茫茫黄沙中缺粮断水怎么办?深入腹地,他们只有一万人撞上匈奴主力怎么办?面对这些压力,若士兵途中不愿意相信卫青的判断,不赞成继续前行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