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植物间谍8

两位历史名人兴致起来,开始讨论豆制品的各种吃法,而这也是宋朝时期的一大特色——美食文化发展的极为兴盛。

到南宋的集市上,小摊贩各种叫卖着豆制品美食:

“豆团!好吃的豆团子咯,新鲜出炉还热乎着呢!”

“豆芽!豆芽!新鲜的豆芽脆生生水灵灵!”

“卖豆粥咯!卖豆粥!早上喝完豆粥一身暖和咯——”

“卖豆糕啦!官人吃豆糕吗?小娘子吃豆糕吗?”

好一派繁华景象。

【明清时期进一步完善。

豆豉、豆酱、豆

腐、豆油、豆浆、腐乳、腐竹都已经成型。】

荆咕特意把各种豆制品制作过程剪辑成了一个视频,

一边放一边介绍。

于是天幕下的古人这一次可以看到各种完整的豆制品制作过程,

一个个忙忙碌碌地开始记录。

【豆类含有优质植物蛋白和脂肪,还有重要的大豆异黄酮,可以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用大豆发豆芽,少少的一点水,用黑布遮住,三四天就发芽长长,可以食用了。

在冬日是难得的绿色蔬菜,若是出海,也是海上重要的美食来源。

用大豆做豆酱,洗干净,蒸熟,压碎,再加入盐密封起来,等一段时间发酵成豆酱,就是重要的调味品。

在本土蔬菜普遍寡淡的时候,在盐价不太稳定、一抬价就吃不起的时候,是古代百姓有些时候可以替代盐的佐料;

还有最经典的美食,豆腐。

用石磨磨成豆浆,煮熟,用卤水或者石膏点豆腐,等它凝固后就是豆花,也可以加入盐或者糖来食用。

也可以把它倒入木框中,然后压成型,等待一段时间,就是嫩生生的豆腐。

在缺肉的时候,豆腐是古人重要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源,而且口感软嫩,对没条件清洗牙齿保养牙齿、年纪轻轻牙口不好的古人可谓是老少皆宜;

若是没有石膏或者卤水,把豆浆煮沸,表面结出一层豆皮捞起来,那就是腐竹。

或者把豆腐切成小块,用盐、酒腌制一下,放在坛子里发酵自然生出白霉,就是腐乳。当然,如果有辣椒或者其他调料加入其中就更美味了。

而且豆浆、腐乳、腐竹操作方便,学会那技术每个小家庭都很方便自制,既可以丰富餐桌,也是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

榨取豆油在很早就有,早先是纯人力的方法,先把大豆做成豆饼,然后压榨,撞击取油。

到宋朝时期,有了大型的榨油机械,一下子涌现许多榨油坊,豆油便开始普及开来。

豆油在缺油的时代,是难得的油料作物;

而且榨油之后剩下的豆粕是饲养牲畜的好肥料,牲畜吃了能快速长膘。

.

从战国到秦汉时期,大豆还没有如此多的食用加工方式,秦汉先民顿时看得眼花缭乱,口水直流。

秦汉时期的烹饪工具主要是火烹、石烹、陶烹和青铜烹,烹饪手法主要以烤、煮、蒸为主,比如水煮豆子、水煮豆粥等。

水煮的方式虽然原始朴素,但也可以驱除原本的豆腥味,也可以避免豆子不熟中毒的情况,果腹和补充营养也有一定的作用。

受到天幕带来的后世人的启发,秦汉古人一个个有了新想法。

北方的乡村里,一家人正在议论。

家里的男人裂着干裂的嘴唇笑:“那豆浆方便,用石磨磨成豆子再煮就可以食用。”北方的秋冬干燥的很,看到天幕上的豆浆热气腾腾,隔着天幕就很好喝的模样,自己跃跃欲试恨不得立刻去做豆酱。

“豆浆不顶饿,我看还是豆腐好,软嫩的老人孩子都可以吃。”家中的妇人在脑海里回忆着豆腐的制作过程,她觉得好像也不难。度为4098公里,

东北大豆生产量为220万吨;

1928年,

满洲铁路修建长度为6256公里,东北大豆生产量达到了530万吨。

然后,这些大豆通通成为了日本人的重要资源。

1942年,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部由大连迁往长春。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之后,东三省被收复,而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亦停止运作。其资产大多被苏军收缴并拆运回国。满铁资产清算工作直至1957年才最后结束。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东北的大豆被日本敲骨吸髓的殖民侵略后,没留下任何大豆储备,整个东北资源大量流失。

国家极力扶持恢复之后,东北大豆年产量只剩下509万吨,还不到1936年产量的一半。

.

玄烨气得拍案而起:“日本!又是日本!”

连东北祖地都不放过!

要知道满清贵族为了避免祖地被外界打扰,连汉人都不允许去垦荒,现在被一群日本人挖地三尺地压榨资源,把玄烨气得坐不住了,走来走去地骂人。

“来人,把地图拿来!”

他要好好看看,这日本在什么地方。

区区一岛国能占领东北,大清为什么不可以去占领日本?

大清又不是没有船没有海军!

【日本在东北想方设法弄大豆时,美国人也注意到了。】

【八国联军都是为了抢华夏的宝贝,日本人闷不做声偷偷抢,美国人能干?】

【于是,美国人也开始打大豆的主意。】

1929年,美国人莫尔斯前往东北,开始探寻大豆的种植技术。

他很有耐心,足足在东北的大豆田垄之间耗费了三年时间,收集了超过四千份大豆样本,并向当地农民请教种植大豆的技术。

等到时机成熟,莫尔斯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美国。

回国之后,莫尔斯成功说服了政府大力推行大豆种植,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首先被打动的不是因为豆制品有多美味,而是因为发现了大豆的特性——它可以与根瘤菌共存,可以改良土壤。

美国起初其实与欧洲相似,以畜牧业为主,农作物以美洲的土豆番薯为主食,起初种植大豆是作为牧草和绿肥来喂牛羊。

但是当他们看到了大豆的好处,对农作物可以肥田,对牲畜可以养膘,顿时开始国家政策扶持、高科技人才育种。

加上美国地势的优越——大平原,地势开阔,适合大型机械耕作,美国开始以大农场化、机械化的特色发展,大豆产业顿时一日千里。

.

美国大平原的地理优势,古人看着那一望无际的平坦羡慕到眼红:“这地真平坦啊!”

再看着一个人就可以开着机器收割整片地的大型机械,更眼红了:“这机械看起来就好用。”

可惜隔得太遥远,工匠们也看不清收割机怎么打造的,只能望洋兴

叹。

哪怕是再迂腐的人也不得不承认:

“果然,

哪怕是种地也需要读书人。研究出这种厉害玩意,

多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