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医学与生命5

晋朝时期,有一位天生唇裂的文士,名叫魏咏之。

因为天生唇裂,非常影响形象,在讲究名士风流的魏晋,在连男人都要敷粉的魏晋,魏咏之的形象因为自己的唇裂可谓是非常受到影响,连婚约都很难定下。

他为之苦恼时,一位友人向他建议:“听说荆州刺史殷仲堪府上的府医会治疗唇裂,你不如去试试。”

魏咏之没有办法,为了自己的前程,也为了自己的婚事,不辞劳苦去荆州找人。

他备了厚礼,去拜访荆州刺史殷仲堪,开门见山地请求道:“我听闻您手下有名医能治疗唇裂,特意来求医。”

殷仲堪很好说话,同情地看了一眼魏咏之的嘴唇,立刻答应了:“可以,我让他给你瞧瞧。”

殷仲堪命人请出府医,府医看了一眼就肯定道:“可以治疗。”

魏咏之刚刚露出喜色,府医又道:“但是必须在百日之内只能进食稀粥,而且不能大笑和多言语,你可愿意?”

听到这要求,魏咏之反而松了一口气,有条件不要紧,就怕不能治。

他认真道:“别说一百天,就算是半辈子不能言语和进食稀粥,我也愿意!”

府医点点头,也不意外,便约定好手术时间,去做准备。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手术就在殷仲堪府中进行,那位厉害的府医很快就结束了手术。

“手术好了。”府医做完手术后,魏咏之从病床上起身,要去摸嘴唇连忙被府医拦住,再次说了一些术后注意事项,不忘叮嘱:“切记!切记!”

魏咏之不能说话,只能点头。

殷仲堪很大方地让魏咏之在这段时间先住在自己府上,命人照顾,他闭口不言,只食稀粥,有了初步恢复之后,才满意离开。

.

“治疗唇裂啊,我们大唐也有,怎么就是没这手术呢?”

唐朝,同样曾经是唇裂患者的方干疑惑道。

方干曾经因为唇裂,在唐敬宗时期,考取进士后见到主考官,被主考官以面貌不雅的理由除去录取资格,情绪郁闷之下,到处求医。

一直到晚年,方干才遇到了一位补唇先生,帮他进行了唇裂修补手术,痊愈后非常满意。

方干记得,那位补唇先生前来求医的病患很多,至少10余人,大家都对补唇先生的医术很满意,各种送上重礼。

“看来是后世的大夫学艺不精,辱没了先生的名声,竟然让后世以为先人没这技术。真是不肖子孙!”方干说着,来了灵感,挥笔开始写诗,写完之后招来自己的门人韦庄:“端己,你看看,我的诗写得如何!”

这位韦庄,正是韦应物的四代孙,与温庭筠并称“温韦”的“

韦”,后来成为了五代时期花间派重要词人。在年轻时期,还只是方干的门人,看着面前的诗露出微笑,好一番言辞优美的吹捧。

方干被吹捧的短暂地飘飘然,很快清醒过来,看着韦庄露出羡慕之色。

这位年轻门人,才华横溢,不仅仅诗词写得好,长相也俊美,日后成就定然在自己之上。

方干不知道的是,自己生前没得到的荣誉,在死后因为韦庄被追赠为同进士出身,终于全了心愿。

【因为篇幅有限,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其他名医和他们的传世作品。】

【陶弘景著作的《本草经集注》,里面总结了汉晋以来的中外药物交流,收录了一些临床很有效的外来药物,比如苏合香,在现代临床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也是陶弘景首次收入华夏本草学著作的。】

一间向阳的书房,房间里最醒目的是海量的藏书,里面遍及天文、地理、历法、博物、数学、医学等等。

陶弘景正在制作天文仪器“浑天象”,在房间的空地里,乱七八糟堆放了他感兴趣的各种东西。

算筹,历法书籍,草药,甚至还有铁块,是他打算亲自来冶铁炼剑的材料。

桌上还有一本没写完的《古今刀剑录》,正写到“杂炼生糅”的灌钢炼钢法,这也是华夏首次记载。

因为兴趣爱好众多,陶弘景写得书也很多。

除了天幕上提到的《本草经集注》,还有《效验方》、《药总诀》、《养生延命录》、《养生经》等等。

此外,他还沉迷修道炼丹。

只不过在天幕说丹药有毒后,陶弘景不再口服丹药,改为研究如何把丹药用在冶铁炼剑上。

“经常是被本草经集注的书传到后世了,难道我自己的书没什么价值吗?”

陶弘景看着自己已经写出来的书,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

但是很快,他看向自己其他作品。

“既然这些不好,那就多写点,我的天文历法,地理矿物都很厉害的嘛。”

多写点,总有能留名的嘿嘿。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被视为中医针灸学之祖,8世纪时日本医学界就以此书为教科书,现在已经有了英文版的《针灸甲乙经》,如今法国针灸界也在用法语翻译此书,国际影响力很大。】

【大家看,西方医学界一边不认可华夏中医医学学校的学历,驳回大量的中医论文,但是一边在翻译和学习中医典籍,他们真得是不知道中医的作用吗?】

天幕放出皇甫谧的画像与他的《针灸甲乙经》,而且不只是中文版,还有日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的版本,不仅仅是古代,在现代也很畅销。

皇甫谧都给看笑了:“嗯我懂,我想找皇帝要新书时也是先嫌弃一下,说哪本书不好不配放在皇室的藏书阁,还不如给我算了。”

这种招数,连小孩都会用,先贬低,再占有,原来全天下都一样嘛。

【除此之外,还

有一本《刘涓子鬼遗方》,是军阵外科著作,可以说是古代军阵外科的代表作之一。】

【虽然名为“刘涓子”,据说是晋末的刘涓子在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时所遗留的一部外科方面的专著,又称《神仙遗论》,由龚庆宣整理。】

【但是根据考据,所谓的“刘涓子鬼遗方”实际上应该是刘宋武帝时期,随军外科医师龚庆宣自己的治疗战伤和各种外伤的理论总结,借助刘裕称帝的鬼故事来提高名声。当然,可能也有前人的基础和资料,但是军阵外科的性质十分清楚。】

龚庆宣:“……”

马甲掉了,脸有点痛。

不知道陛下会不会责骂他?

刘裕:他字德舆,小名寄奴,什么时候有“涓子”这什么鬼名字了?

“朕倒是写过《兵法要略》一书,却也没听到天幕提过,想不到被一大夫以这种方式扬名后世。”刘裕哭笑不得的同时,看到了自己的谥号。

“宋武帝,还不错。”

“陛下,要找人吗?”心腹内侍问道。

刘裕点头:“找,不过记得客气一点,后世都认可的名医,还是军医,对刘宋很重要。”

他正想着要北上征伐北魏,最近还觉得身子有些不适,正好天幕介绍了他刘宋的名医,真是瞌睡来了就送枕头,来得太是时候了。

【魏晋南北朝后,门阀世家被灭,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的新王朝——隋朝。】

【隋唐时期,是华夏封建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医学上,医学成果同样令人瞩目。】

【比如隋朝出现了《诸病源候论》,唐朝出现了《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都是集华夏医学之大成而自成体系的医学成果,此外,隋唐统治者注重培养医学人才,开始有了系统的医学教育,让医学走向专业化。】

李世民坐直身子,看到天幕一开始就对隋唐一顿夸,心情好了许多。

“我大唐不愧是盛世大唐,各方面都很厉害。”

满朝文武同样喜气洋洋。

大唐医学好很好啊,这岂不是说明他们也是受益者。

嘿嘿,不愧是盛唐,最强!

【说到隋朝,突然想提一下皇后的健康与寿命。】

【众所周知,独孤皇后在世时,追求一生一世一双人,所以隋文帝几乎没有妃嫔。之所以说几乎,就是其实还是有的,只不过没有给名分,比如说宫女尉迟氏。】

【到独孤皇后去世后,杨坚开始放纵自我,酒色过度,立刻册封了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弘政夫人陈氏等嫔妃。他开始变得多疑和猜忌,疏远大臣,与儿l子关系紧张。后来突然暴毙虽然被认为可能是杨广下毒手,但是以杨坚当时放纵的生活方式突然暴毙也并非不可能。】

【独孤皇后仅仅去世两年,杨坚就因为纵欲过度病倒了,当时杨坚后悔地说道:“使皇后在,吾不及此。”可见杨坚并非不知道皇后的管束其实也是为了他的健康。】

独孤皇后斜眼看着杨坚,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