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不说,怎知道无用?”
“哎。”
薛嵩无奈,又实在找不到好的方法,只能将自己烦恼的事情以实相告。
原来当时的皇帝命令薛嵩将女儿嫁给田承嗣的儿子,又让薛嵩的儿子娶滑亳节度使令狐彰的女儿。使三镇互为亲家,派使者相互往来频繁。
朝廷是为了让节度使们互相制衡,但是田承嗣就不是一个老实的亲家,不但没有因为结亲对薛嵩友好,反而想吞并薛嵩的地盘滁州,并且已经开始招兵买马,召集三千精锐壮士日夜训练。
薛嵩得知此事后,日夜忧愁,对外求助却得不到回复,担心丢失祖地,又实在没有好的办法。
“主公此事,奴婢可以相助。”红线却一口将此事揽下,“今夜且待我去去就回。”
薛嵩又紧张,又期待,夜不能寐,坐在书房彻夜饮酒。
酒水一杯接着一杯下肚,因为情绪紧张,薛嵩丝毫没有醉意。
突然,他听到了仿佛落叶飘落的声音,紧张地坐起来:“是红线吗?”
红线从窗外,如同一道幽灵,轻飘飘飘入室内,无声无息落地。
薛嵩不可思议道:“事情已经办成了?”
他看了看天色,此时还未天亮,而田承嗣所在的魏城距离他们此地有三百多里,往返足足七百多里,骑马都得一整日,也没听到红线骑马的声音,怎么就这么快?
红线掏出一个金盒奉上:“这是田承嗣床头的金盒。”
薛嵩接过金盒,还有些不敢置信:“没杀人吧?”
“不过是警告而已,何必杀人。”红线语气轻松地说道。“您的亲家公很警惕,府上有很多卫兵侍卫,兵器众多。有的人头碰屏风,鼾声吓人;有的手持巾和掸,睡着了就放开了。我拔了他们的耳饰,捆了他们的短衣,像有病像发昏,都不能醒来。我便拿着金盒回来了。”
听着红线描述的场景,再打开金盒,看到里面竟然还有田承嗣的私人信件和他的生辰八字已经一些珍贵珠宝,就知道是田承嗣非常重视的宝物。
薛嵩连忙道谢:“多谢红线!”
随后,薛嵩连夜派人到魏城给田承嗣送信和金盒,并且让使者故意对田承嗣说道:“昨夜有人从魏城来,说:‘从您床头上拿了一个金盒。’我不敢留下,密闭收藏谨慎退还。”
田承嗣拿到金盒一看,正是昨晚自己床头失窃的金盒,吓得几欲晕厥。
这一次自己床头的金盒无声无息被盗,下一次自己的人头是不是也这样无声无息被盗?
田承嗣吓到之后,开始对薛嵩表态:“我新招来的三千壮士不过是为了保卫家宅,但是他们如此无用,防盗都不行,如今已经全部遣散了。”
遣散壮士后,还给薛嵩送上两百匹良马和金银珠宝以示赔罪。
而红线在此事之后,
虽然薛嵩愿意重用,却坚定地离开薛府,从此逍遥江湖,失去了踪影。
.
此时还年轻的薛嵩看到自己的故事,激动又兴奋,开始疯狂看自己的婢女们:“谁?谁是红线?”
他的爷爷薛仁贵也很有兴趣:“想不到我薛府上竟然藏龙卧虎。”
他的父亲薛峣作为当家人,比较熟悉家里的奴婢:“府上没有叫红线的婢女。”
说完就看到儿子不相信的眼神,哭笑不得:“天幕上的你都胡子白花花,红线还是小姑娘,现在不在府上也正常。”
薛嵩一想,也是,又开心起来,得意洋洋道:“哈哈,想不到田承嗣那‘常败将军’也有今天,被我府上一个小小婢女就给制服了!”
“什么小小婢女,分明是大隐隐于市的高人!”薛仁贵也有些兴趣,笑眯眯摸了摸孙儿的脑袋,“这里面许多故事都是确有其人,或许是听到了民间传说改编的。不一定就只是叫红线,若是遇到这样厉害的婢女,需得以礼待之。”
“是,谨遵祖父教诲。”薛嵩嘴巴裂开的老大了,嘿嘿,红袖添香算什么,他这是有美人相助!
薛峣笑着摇摇头,没点破。
这故事到底是真是假可说不准,但是做出这个尊重人才的态度来,没有红线,也有其他的银线、青线。
【“三鬟女子”来源于唐传奇小说《潘将军》,轻功卓越,可飞檐走壁,也可飞入寺庙佛塔顶端。】
《潘将军》的作者康骈,只是一个小小的校书郎,终其一生也没有做到太高的官职,更没想到,自己竟然靠不起眼的传奇故事、不起眼的“三鬟女子”,成就自己的不朽名声。
“是我的潘将军!是我的三鬟女子!”已经头发花白的康骈对着崇文馆的其他同僚大声宣布,这是自己的作品,传到了后世!
昔日不把这位老者看在眼里的同僚第一次投来羡慕、嫉妒、不敢置信的眼神。
康骈已经顾不上同僚怎么看他,一生经历了贬官、罢免、战乱,最后即使复起也不过是一校书郎,原本一切已经看淡了,现在发现,自己的人生还是有意义的。
他这一生,有如此作品传世,已经不虚此行!
【《潘将军》里的“三鬟女子”故事比较简短,主角是“王超”,“三鬟女子”只是一个配角,女侠连人名也没有,显得非常神秘,让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神秘的片段。】
主角潘将军曾帮助一位僧人,得到僧人赠送的玉珠,十分喜爱,藏在密匣之中。
此后,潘将军开始做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了一位巨富。他认为玉珠给自己带来了财富,对之更加喜爱。
结果有一日玉珠失窃了,而且唯独玉珠失窃,其他财宝都还在,潘将军担心是不祥之兆,十分失落。
当时一位名士王超,是京兆府专门负责停解所调节纠纷疑难的官员,他接下此事,帮忙潘将军找回玉珠。
在出门寻找的时候,王超注意到了一位不同寻常的女子。
春夏之际,城外一棵绿槐下,静静地站着一位衣衫破烂,梳着三鬟发髻,脚踩木屐的少女。
她静静地围观着不远处军中少年们的蹴鞠,看起来很有兴趣。
远处的蹴鞠少年打闹中,不小心将球踢向了少女的方向,眼看差点把人砸到,少女突然踩着木屐,把皮球踢得高可入云,俨然一位蹴鞠高手,吸引了许多观看者。
王超怀疑是这位高手所盗窃,但是没有冒然去抓捕,而是慢慢交往,成为了忘年交。
熟悉之后,王超到了女子家中,见到她家中贫寒,却经常有一些富豪之物,甚至还有从宫中来的贡品。
最后,王超委婉对女子提出了潘将军的玉珠,表明若是能“找回”玉珠,一定有重谢。
三鬟女子为报答王超的恩遇,答应还玉珠,并且告诉他玉珠在慈恩寺。
到达约好的日期,三鬟女子如飞鸟一般掠上了慈恩寺的佛塔上,在塔顶冲着王超招手而笑。
还了玉珠后,三鬟女子翩然若鸟,飞入山林不知踪迹。
【我们可以看到,“三鬟女子”其实是一位神偷,或者以当时的风气来看,是一位“侠盗”。“车中女子”也是类似,先是借走一位上京赶考的举人的马,带着手下骑马盗窃皇宫,之后因为马,举人被捕。车中女子又去劫狱救走举人,举人吓到回到家乡再也不敢上京赶考。】
玄烨狠狠皱眉:“这不就是乱贼吗?”
对于这样的女侠,统治者并没有好感。
但是他知道,这样的“侠盗”很受民间追捧,或许今日之后,大清也会出现更多的“侠盗”。
玄烨揉揉太阳穴,原本已经很难治理,现在再来一些“武林高手”,不好好发展火器真压不住,头痛!
【与之前小说中的女侠相比,唐传奇中女侠数量更多,个性鲜明。根据女侠行侠目的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复仇型女侠、报恩型女侠、仗义型女侠三类。】
【前面的聂隐娘、红线,都属于报恩型女侠;】
【还有复仇型女侠,谢小娥、蜀妇人、尼妙寂、贾□□、军使女、崔慎思妾、村妇、邹仆妻、歌者妇等,其中,以谢小娥和崔慎思妾为代表。】
谢小娥原本是贩运商的女儿,嫁了夫婿,感情恩爱。父亲与女婿一起做水运生意,累积了许多财富。
但是没想到突遭横祸,父亲、丈夫全被杀,谢小娥胸口被砍伤落水,后来被人救下,辗转乞讨,流落到了尼姑庵。
在日夜求佛祈祷时,谢小娥做梦,梦到杀人凶手申兰、申春兄弟。
为报父仇、夫仇,谢小娥女扮男装找上门去,等到申兰为了做生意招聘雇工便前去应聘。
因为自幼出身商户,谢小娥成功应聘,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能力获得申兰的信任,在申兰家中待了两年多,扮成男装一边博取申兰兄弟的信任,一边搜集两兄弟的罪证,并且把一个犯罪团伙十几人的罪证全部拿到。
最终,谢小娥擒获仇人双兄弟,扭送官府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