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白衣赤子

苦哉行 细雨骑鹿 2865 字 8个月前

“姜庭芝。元公子,听闻黄将军已率军攻到了黎国都城,不日就将凯旋归来,我们是不是应该赶往南安城与他相会?”

“不错,南安城是通往黎国的必经之路,他们回师之日必定会经过那里。”元希点了点头,“对了,姜大哥,从此处前往南安城有几条路?”

“南安城在大昭的最南端,也是整个绥州最靠近南黎的一座城。我们要去南安城,就得先到绥州。从渭州至绥州只有一条大路,先沿着官道行至青州,穿过通州,再经齐州,过了瀚盂江直达平州,然后是奉州福州…”说起略有所知的东西,姜庭芝又习惯性的露出那套一板一眼的模样。

“等一下,姜大哥…”元希突然打断了他,“除了官道,就没有小路可以走么?”

姜庭芝在道旁参天大树的树影下顿住脚步,发现雨已经停了,看着叶间坠下的两颗雨滴在掌心中迅速绽开,回过了头,“如果绕山路前行,那我们的行程就要加倍。况且不管怎么走,最后还是要从通州城中穿过的,因为青州城是傍山而建,没有别的路可走。”

“傍山而建?那我们是否可以翻过那座大山?”

“过山?”姜庭芝摇头,“公子不用想了,活人是过不了那座山的。”

姜庭芝口中的那座山,山名辟罗。

辟罗山绵延百里,山脚的入口在允城郊外,接连渭州边境,横跨青州,传闻山上毒气遍布,生长在那里的树木花草,蛇虫鼠蚁也全都附有剧毒,连天上的鸟儿都不敢从那里经过,这样酷烈的环境,普通人想要存活瞬息都难,遑论过山?数年之间,也有过好几个不怕死的大胆游侠儿和穷徒,偏不信这个邪,可没有一个活着出来。

元希听姜庭芝大致说了辟罗山的情况,沉思了一会儿,喃喃,“天地万物皆有相伏,这世上岂会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克制住辟罗山的毒瘴?”

“也并非没有,我记得《宝鉴》中就曾提到过一件宝物,受上古神兽凤凰涎息而生,经上万年才凝炼成形,可避世间百毒,一旦遇上毒物即会通体发出青光,再厉害的毒气也侵入不了距它三丈以内的地方,好像…好像叫做青镤。”姜庭芝说着说着,摇起了头,“可暂且不说这凤凰和它的口水不过只是远古的传说,谁都没见过。就算世上真的有这种东西,又要到哪里去找呢?”

元希正要说话,发现城门的方向忽然现出一大团火光,赶紧拉着姜庭芝缩到了大树后面。

一大队马蹄声由远及近,从大树前穿过,疾往青州的方向飞驰。

等火光从黑夜中彻底消失,才听见元希叹了口气,“想不到来得这么快…”

“难道刚才过去的那些人全都是来抓你的?”

“青州已经去不得了,他们必会埋伏在途中。”元希点点头,从怀里摸出了一块看起来小小的,黑不溜秋,又扁扁平平的石头,“姜大哥,这块小石头也会发光,会不会就是你说的青镤?”

姜庭芝疑惑的接过那块黑乎乎,又不甚起眼,如石头一般的硬物,看上去并没有任何不凡之处。在手中翻来覆去的仔细端详了一通,姜庭芝又把它递还给了元希,“我也不知道,关于青璞的形状,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元公子,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这东西是先帝赐给家父的。据说许多年前的某夜,天上无缘无故降下一道闪电,劈中了乾阳宫内的镇殿奇石,这块小石头就是从那不知来历的巨石身上碎落下来的…家父又曾亲眼见到昔年宫中变乱时,整块镇殿奇石与它一同发出异光,认定这东西不是寻常之物,于是让我带在身上,当作辟邪的护身之物。”元希握紧手中的“石头”,“凡事唯有试一试,才知道究竟。姜大哥,你愿意陪我冒这个险么?”

既然已立誓将性命托付给了眼前的少年,姜庭芝想也不想,恳切的点了一下头,“元公子,不管你选择哪一条路,我都会陪你走下去。”

元希对他微微一笑,也重重地点了点头。

二人往东边的小路赶了一个多时辰,才到了辟罗山脚。

越是靠近辟罗山,所见之处越是荒无人烟。在最后的几里路上,道旁一颗像样的树都没有,连枯枝杂草也没有几株。

山口前的地面,更是光秃秃的一片,毫无生机。

层叠的浓雾将辟罗山重重笼罩着,显得幽深的山路更加阴森诡谲,弥漫着死一般的气息。

就算远远站在百步之外,也能让人心生怯意。

峙立了片刻,夜风穿透还有几分黏腻的湿衣,元希深深吸了一口气,将青璞紧紧攥在手心,用另一只手握住了姜庭芝的手掌,“姜大哥,我们往前吧…”

手心的温度使姜庭芝镇静下来。他看着元希眼中的坚定神色,也握紧了那只小小的手掌,如同一个陷入乱军之中的战士摸到了盾牌,迈开沉沉的脚步,向山口走去。

他们一边缓步向前,一边仔细注视着那块小“石头”。但它始终只是静静躺在元希的掌中,始终没有半点异象。两人的心里逐渐开始焦躁不安,不得不将脚步越放越缓,凝神屏气地盯着它,却没有想过要停下。

离山口还有七步左右的时候,小“石头”突然起了一阵轻微的颤动,石身似乎还随着颤动发出某种微不可闻的低吟,通体散发出幽幽的青光。

青光霎时照亮了姜庭芝和元希的脸庞,两人激动的相视一眼,捧着发光的小“石头”又继续向前走了好几步,才欣喜地叫出了声他们已然踏入了毒气的范围,却并没有受到毒气的侵扰,这块小石头果真就是传说中的青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