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分兵之策

李靖摇头说道:“陛下,臣一时间也难以决断。因为不同的决断,有不同的优势。”

他没有给出选择。

因为眼下的战事,并非大唐就稳赢了,给出选择等于是表态。

这是李靖不愿意做的事情。

李世民看了李靖一眼,旋即看向长孙无忌等人,道:“关于卫国公的分析,你们有什么想法,都各自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顾忌。我们眼下考虑得越是周全,和杜启对战时,也就愈发的有把握。”

长孙无忌忽然道:“陛下,臣倒是认为,没有必要往夏国的国都去。”

李世民道:“理由呢?”

长孙无忌正色道:“理由其实很简单,夏国虽说主要的兵力,都在杜启的手中,都已经被杜启抽调过来。可夏国境内,也并非没有军队。所以臣认为,重点还是应该侧重于攻打杜启,覆灭杜启的军队。只要拿下了杜启,那么覆灭夏国轻而易举。反之,如果无法拿下杜启,反倒是可能导致我们受到影响。”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了。”

魏征道:“陛下,臣赞同侧重点攻打杜启的方案。臣考虑的原因很简单,不在于我们的军队进入夏国,是否会遭到阻击。臣考虑的关键,在于杜启的兵力不弱,一旦我们分兵,单靠我们的军队,未必能镇守。所以,需要分出去的大军再合围回来夹击杜启。”

随着魏征的开口,其余如段志玄、刘弘基、秦琼、程咬金等文臣武将,也是齐齐开口,他们都是一致的赞同对付杜启。

考虑的出发点,无非是两个。

一个是夏国境内肯定还有力量抵挡,要直捣夏国的国都难度会很大,甚至近乎不可能。另一个则是分兵后,要抵挡杜启的进攻也不容易。

李世民听完所有人的意见,尤其所有人的意见相同,他就已经有了决定。不过李世民却没有立刻决断,看向了一旁的李渊,询问道:“父皇,您怎么看的?”

李渊说道:“战事怎么打,是你们的事情。你们商议后,决定了就是。朕对于打仗上的布局谋划,并不怎么精通,给不了什么建议。所以眼下你们不必询问我的意见,该怎么打,那就怎么打。朕来这里就是准备见一见杜启。只是眼下时机还不适合,等你们对战结束后再考虑。”

李世民听完,心中松了口气。

其实他担心的,就是李渊要瞎掺和,到时候他会非常难办。

李世民道:“既然已经有了决定,就执行吧,按照这一计划安排下去。”

“是!”

众人起身就离开。

最终,只剩下李渊和李世民父子。

李渊脸上有一抹担忧,道:“皇帝,战事一起,便没有后悔药。这一战开打后,尤其按照李靖的计划进行,虽说有诸多好处,但他也曾提及过,一旦我们的军队挡不住,后果不堪设想。你,可曾考虑过这里的后路。”

“不曾!”

李世民摇头。

李渊说道:“未算胜,而先虑败,这是兵家之事。先前朕之所以不说,是因为当着众人的面,说这样的话不吉利,也不合适。眼下没有人,朕才告诉你。如果你不考虑后手,那是极为不妥当的。凡事,都应该考虑到最极端的情况。”

李世民闻言沉默下来。

虽说李世民也是一个老江湖,是战场上的宿将,但他清楚李渊的一番话并没有错误。如果这一战不考虑最坏的打算

,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李渊继续道:“该说的朕已经说了,你自己考虑,你自己安排。总之,朕说了不搀和战事,那就不搀和。”

说完,李渊起身就离开。

李世民一个人坐在营帐中,思虑一番后,脸上神情数次有了变化。最终,李世民还是按照李渊的提醒,做出了一定的安排。在李世民做出安排后,长孙无忌却再度返回,又补充了这一战的策略,李世民听完后直接采纳。

因为长孙无忌的策略,也是极为关键的。

或许是扭转局势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