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无缺冷冰冰的盯着杨友三,道:“我夏国和大唐比拼,比的是将士的战斗能力,比的是财政的富裕程度,比的是百姓是否安居乐业。而不是,比拼陛下的后宫有多少人。你说出这样的话,枉为御史台官员。”
这一刻的金无缺,言辞犀利,呵斥道:“平日里,本官看你谨小慎微,做事情极有章法。今日一见,简直满口胡言,枉为朝廷官员,更辜负了陛下的厚望。”
杨友三道:“金御史缪矣,陛下如今后宫只有两人,再无其他人,这人数是极少的,是极为不妥当的。再者,皇后和贵妃都忙于经商,身为一国之母,身为天下女子表率,不思如何以身示范,整日里却是忙于经商,有失体统。”
“荒唐!”
金无缺大袖一拂,道:“皇后娘娘经营内库,充实内库,是为国为民减轻负担,使得陛下宫中用度,尽皆自内库取,不再从国库抽取钱财。你不思皇后娘娘的恩德功绩,反倒苛责皇后娘娘,简直是荒谬至极。”
杨友三道:“金御史,你谄媚君上,才是真正的误国误民。”
他说话时,其余的御史台官员,却是不曾再继续说话。因为如今的事情,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谁都没有想到,金无缺会亲自下场。只是在金无缺、杨友三议论时,大殿中的氛围,却是渐渐发生了变化。
许多的官员,已经注意到了大殿上杜启的神情变化,如今杜启的神情透着冷肃。
冷峻的神情,使得人心头一颤。
杜启作为开国之君,虽说平日里一贯是优待臣子,极为礼贤下士。可是杜启的威严,却是谁都无法挑衅的。如今谁都看明白了,杨友三的话显然触怒了杜启。
在金无缺、杨友三的争论时,许多官员都全部噤声。因为眼下发生的事情,是朝堂上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争执。
杜启忽然道:“肃静!”
随着杜启一开口,金无缺转身扑通一声跪下,叩头道:“陛下,臣有罪。臣御下不严,致使杨友三胡言乱语,请陛下降罪。”
杨友三不曾下跪,郑重道:“陛下,请您三思啊!”
杜启没有看金无缺,而是看向杨友三,淡淡道:“杨友三,朕记得你是焉耆国人。在焉耆国归顺后,便入朕麾下做事。时至今日,有数年的时间了,对吧。”
杨友三开口道:“臣蒙陛下隆恩,才能位列朝堂,的确有数年的时间了。”
杜启道:“我夏国朝廷的官员,俸禄一向不低,朕的确待你不薄。但你就是这么报答朕的啊,朕想问问你,短短时间你收了六万贯的贿赂,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