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道:“臣明白了,尤其按照陛下的这一安排。等到健驮罗州种姓制度的废除,无数最底层的百姓被解脱,消息传开,整个天竺都会引发大震动。如果没有这一事情,不会引发震动,也没有人敢反抗种姓制度。可是有了健驮罗州的先例,必然使得天竺各地烟火四起,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反抗。”
上官仪道:“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策。”
杜启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天竺各地的普通百姓,他们在没有人引导时,或许会甘于被压迫,因为不敢反抗。如今健驮罗州开了这个先例后,便会有人效仿。因为,谁都不愿意放弃那一丝的机会。”
“更何况,我们还可以引导。”
“只要稍稍派人引导,自然而然的,也就会有人效仿。最终,星星之火燎原,席卷整个天竺。种姓制度不改变的天竺,即便归顺了我们,实际上对我们也没有太大的价值,顶多是疆土稍稍拓宽了一些。”
“我们要做的,是真正把天竺纳入我们的掌控。在这个前提下,就不能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应该是人心上的考量。”
杜启给出了他的想法。
这是杜启在天竺境内的施政方案,也是治理天竺的大方向。
上官仪道:“陛下圣明!”
马周附和道:“陛下圣明!”
一众人都齐齐回答,所有人都持赞同的意见。
上官仪接着道:“实际上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虽说放缓了进攻的速度,但只要掌握了的区域,就会固若金汤。就算夏国遭到大唐的侵袭,我们可以随时撤军。因为拿下的天竺区域,是真正归附,就不担心一撤离就遭到反扑。慢一点,稳扎稳打,并非是什么坏事儿。”
杜启颔首道:“上官仪所言甚是,我们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的前进,每一步都踏实些,每一步都稳健些。宁可稍微慢一点扩张,也不能操之过急。这,是为什么此前朕要在夏国境内巡视各地的原因。”
众人都赞同杜启的话,内心再无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