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扶余璋求和

就是要看看麾下的文官武将,听到了他要准备抵挡的话,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随着扶余璋一表态,大殿中顿时开始议论起来,一个个官员交头接耳,许多人都是面带愁容,一脸担心的样子,毕竟要和夏国抗衡,那就是以卵击石。

“大王,臣认为死战不妥当。”

官员中,有一人站出来。

站出来的人名叫沙千秋,是百济国的大族出身。沙千秋本身,那也是朝中清流领袖,他捋着颌下略显斑白的胡须,缓缓道:“大王,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慎。我们和夏国开战,有十足的把握吗?有足够的准备吗?民众能全力支持吗?”

“这些都没有具备的。”

“夏国势大,甚至于最强的高句丽,说灭就灭了。我们百济相比于高句丽,差多了。高句丽尚且不能抵挡,我们也是挡不住的。”

“我们国内的武器、物资粮食,虽说充分,但如果是要和夏国抗衡。单凭我们的武器和物资储备,完全是不够的。”

“此前自前线回来了数万士兵,都是被杜启放回来的。这些士兵一回到百济国,四处宣传杜启拿下了百济国后,要均分土地,要使得耕者有其田。甚至于,百姓归顺夏国还能读书。所以如今百济国内,许多百姓都支持夏国,心向夏国。”

沙千秋侃侃而谈,继续说道:“但凡我们有一线的机会,自当死战到底,自当捍卫我百济国,不使得百济破灭。可是如今,夏国来势汹汹,根本就无法抵挡。要抗衡夏国,那就是自找死路,是做无谓的挣扎,请大王明鉴。”

沙千秋虽说并非文官之首,却是清流领袖,在百济国内的士林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尤其这一次应对夏国的事情,许多官员都不赞同开战。

所以沙千秋一站出来,无数人附和。

连百济文官之首的官员燕久,也是开口认为不敌夏国,不能一战。

燕久,出身燕氏一族。

在百济国内,除了望族扶余家外,燕家是最大的望族,影响力巨大。他一开口说不能一战,整个朝堂上,已经是所有人都力劝不能一战,甚至于武将方面,都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求战。

因为真的挡不住。

扶余璋这一次,才算是听到了所有人的态度,他心下失望。连百济国朝堂中的人,都全部认为挡不住,都没有一战的底气,这一战那就更不可能了。

即便他强行下令一战,那也是白搭,因为去了前线的将领,肯定是无心恋战,一遇到夏国的大军,必然是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