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京城

神道符召 雪满林中 2366 字 8个月前

但是大唐到了中后期,几次丢失长安,皇帝仓惶出逃。而大明到了末期,闯王大军一到,几乎就没有遇到什么反抗,就开城投降!

“在德不在险啊!”范不凡喃喃自语。

“无知书生,居然敢在此地大放厥词!”似乎听到了范不凡的话,路过的一人回头过来,按剑训斥。

范不凡也不气恼,微微一笑:“阁下说的是,险关多少还是有些用处的!”

没见大明的燕京也有着几次遇到蒙古,后金攻城。也是凭着城池险固,最终转危为安了么?

这人愕然,没有想到范不凡居然这么好的脾气。不由冷哼一声,就要走人。

却听范不凡说道:“不过据我来看,就算修建成石桥,只要设计的巧妙,反而会变成杀伤敌人的敌人的陷阱……”

比如说石桥窄一些,敌人攻打的时候,兵力展不开,就容易变成靶子。

那人没好气的道:“朝廷行事,最重要的便是防微杜渐。石桥虽然小,也同样如此。开始的时候换成窄石桥,但是总有些利欲熏心的铜臭商人不满意,想要换成更宽的……

朝廷之事,同样如此。这石桥能换,其他的事情都能改换。如此一来,太宗皇帝留下的那么多的诏令,岂不是也都要被改换……”

范不凡生出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这真的有着一种鸡同鸭讲的感觉。

他淡淡的一指守护在桥边的兵丁,笑道:“当年太宗的时候。可是府兵!”

这人脸上涨的通红,恨声道:“竖子不足与谋!当年就是因为太宗有着府兵。所以纵横天下……兵政败坏啊……”

见到这人痛心疾首的样子。范不凡却再不理会,这般见识。说的多了也是无用。

他看着那些守城的兵丁,微微点头,颇为满意。

这些兵丁穿着镶嵌铁片的皮甲,神情威武。颇为精锐。

不比明清时候的那些乞丐兵!

当年范易就只是指望那府兵能够撑过五十年的时间而已。

事实上,随着天下太平,商旅往来,人口流动等等原因。将人禁锢在土地上的土地上的府兵制度,也就差不多五六十年就彻底的崩坏。

好在范易当年就有着准备,因此很顺利的把府兵制度改为了募兵制度。

而且延续了。从边军精选精锐,三年轮换,守护京师的规矩。

如此,方才不会像是大虞的御林军一样,世代父子相传,聚集在京师一地。结果尽数养成了废物。

这就像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汉御林,唐宋的禁军,明代的团营,满清的八旗一般。时间长了。尽数养成废物。

现在看起来,起码从卖相上看。这些卫兵还算威武。

范不凡不打算理会那个家伙了,谁知道这人喋喋不休,还要抓住范不凡再说。

忽然见到了高哲。就“咦”了一声,显然认识。

高哲没好气的打个招呼:“吴君,我等有命在身。就不和吴君多说了!”

木桥上,人流往来极大。走的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虽然这木桥看起来还算气派。毕竟载重有限,宽度也是不足。

却在这个时候。便听着马蹄声响。一队骑士蛮横的直冲过来,惹得四周鸡飞狗跳纷纷躲避。

“咦,这些是什么人?”

范不凡奇怪的望着这群骑士,见着虽然都穿着大楚制式的铠甲。

然而一个个却显得飞扬跋扈,脸上有着风吹日晒的痕迹,更重要的是眉眼之间,怎么看也不像是中土之人。甚至有些热是高鼻深目蓝眼睛。

“嘘,这是西域都护府手下的……”

话没有说完,这些骑士已经嚣张的冲上了桥上。

范不凡等人赶紧躲避,木桥毕竟太窄,甚至有着百姓躲避不及而落水的。

好在几人差不多都已经过桥,赶紧跑了几步,来到对岸。

刚才和范不凡辩论的吴君也是冷哼道:“飞扬跋扈,武夫称雄……”

话音未落,一阵人仰马翻,木桥居然垮塌,起码数百过桥的百姓,和十几个骑士,就那么跌落护城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