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单单是自己关起门来考试,既然是全民运动,自然是要往大的操办。据说是为了激发天下百姓好武之风!
因此,校内比试过之后。然后派出成绩最佳的,和其他学校派出的对手,再次比剑,争夺胜负。
这镇子虽然不大,却也有三个学校。只是蒙学却只有两个,另外一个却是初学。
一般蒙学上了三年,成绩优异结业,就会晋升入初学之中。初学两年,加起来一共五年。
这就是大楚大部分的百姓,所能接触到的基础教育了。
而事实上,更多人也不过上过蒙学而已。因此,这镇上的蒙学学生加起来有着将近五百。
但是初学却是两百不到!
相比于蒙学那种带着幼儿园表演性质的比剑。这初学之中的比剑,却就要严肃许多,而是整个县中,各处初学,云集县城比剑。
这可是一年一度的,堪比军球比赛的盛事。
这一年的蒙学比赛,刘易颇为看好的两个表兄弟表现的都不错。鹿泉蒋飞二人,名次都相当靠前。代表着蒙学和另外一家比剑,结果都是大胜。
有着刘易指点,这家蒙学的剑术水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提高了一大截子。十场比剑下来,尽数完胜。
也让刘易的名字,再一次的轰动了整个镇子。
许多人家,恨不得马上都帮自己儿子转学过去,塞给刘易教导。
也让蒙学的这位老山长最近走到那里,都是笑的合不拢嘴,高兴异常。
却没有想到。这一来,却把镇子之中的初学的人给招惹了来,
不知道怎么说服蒙学之中的徐山长同意。再来对刘易软磨硬泡。
硬是要让刘易去初学帮忙调教一下弟子,以应付不久之后。县中比剑之事。为镇争光云云!
原本刘易对于此是不怎么感兴趣的,拒绝了两次。
无奈自家的这个徐山长,却是荣誉感颇重的人物。也不知道初学的人,是怎么请动当地三老之首出马,说动了徐山长。
于是刘易,无可无不可的也只好卖了徐山长这个面子。到初学待上几天,帮忙调教一下弟子。
不过在刘易看来,这当真没有什么好说的。
毕竟所谓的初学的剑术水平。也就那样。并没有比蒙学高出多少。
虽然学生年级大了几岁,力气大了不少。但是真正懂得如何发力的,却还是……
刘易原本以为,这般岁数并不大,骨骼还没有彻底发育完全的学生,学校并不会教导发力技巧。
因为这种东西,太过困难。一个营养跟不上,教导不好。反而容易把学生练残。
便是刘易蒙学之中的弟子,也不过教导了一些家境好,天赋高一点的弟子。学习了一些发力的皮毛功夫。
然而,却没有想到。这初学之中。还是有两个弟子,同样掌握了发力技巧。
不过后来得知。一个是乡兵队长南丰家的儿子。另外一个却是镇中大族吴家的子弟。刘易方才恍然大悟,这却是来自家族传承了。
据说本镇七里镇的初学,在历次县中比剑之中的成绩都颇为惨淡。
不过,这却非是本镇学校教育质量不行。
实在是七里镇建成时间太晚,地处交通要道,却不过是数十年前兴起的一个繁华小镇。因此底蕴不足,并没有那些传承久远的家族。
须知道,这般发力技巧等等高明的剑技,没有人会指望学校来教导。都是家族传承。
也许。如果你能够考入国子监之后。在那种地方,却才会有真正的高手。教导这些高明的东西。
不过,这些寻常学校么……便是刘易。都不会去教这些东西。除非收下作为亲传弟子。
却不一定是敝帚自珍,而是这种高明剑技,不比那些普及的。
修炼起来,可是真正的穷文富武。消耗的资源十分庞大。各种营养补充,各种药水沐浴。
种种发力技巧,一点不对,就会影响到日后成就。
这些,几乎就好像是培养专业运动员一样。本非普通家庭所可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