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托孤

停灵七日后,孝子贤孙们最后一次瞻仰“太后”遗容,确定无误后,由几名方士用银钉将棺材钉死,并在缝隙处抹热蜡密封。

第二天凌晨,“太后”出殡。

从午门广场到京都东门,这一路站满了披麻戴孝的老百姓,要说老百姓有多爱戴太后?

那不能。

毕竟掌权的人是皇帝,他怎么可能为太后歌功颂德?

太后在大乾百姓的心目中,一直是个存在感很低、可有可无的人,这些老百姓能自发地来送葬,完全是图个热闹。

太后也是凑热闹的其中一员,她穿着青色棉布夹袄,肩上披着白麻,发髻上缠着白布,脸上抹着蜡黄的药水,看上去与普通农妇并无多大区别。

她来得迟了些,没能占据到有利地形,只得频频垫起脚尖往街上望。

不一会儿,一队举着丈许高白幡的太监出现在长街那头,每四名举幡太监的后面,便有四名撒纸钱的太监,所过之处,纸钱飞满天。

这一队太监约莫有百十人。

再后面是举着白底黑字“肃静”和“奠”字木牌的太监,这一队也是百十人。

再后面才是十八人抬的巨大棺椁,棺椁后面跟着一众官员。

老百姓们没见着皇帝,有些失望。

“不说皇上是个大孝子吗?怎地出殡不见人呢?”

“你知道个啥,我听说皇上伤心过度,病倒了,原想让人抬着送太后娘娘出殡,大臣们却说抬着送葬不吉利,死谏才把皇上劝回去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

赵琳听了一耳朵,基本都是在说皇帝的好话,她嘴角一扬,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