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兵临城下,襄阳戒严

大隋第三世 碧海思云 2657 字 8个月前

由于叛乱突发,以及武川司对言论进行严厉掌控,使襄阳城变得十分沉寂,大街之上冷冷清清的,店铺纷纷关门停业。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感觉溢满全城。

在凌云酒坊内,有两名老者对坐小酌,一人名叫独孤开明,乃是独孤信长子独孤罗的庶子,随着独孤澄、独孤览、独孤机、独孤延福、独孤延寿等独孤氏重要人物被软禁后,许多独孤氏嫡庶子弟也被严密监控在襄阳城内,令他们无法撤出襄阳。

而独孤开明虽是独孤罗的儿子,但他既是庶子,又在独孤氏中无权无势,三十多年犯了一个大错误,被愤怒的独孤整驱逐出了独孤氏家族,如今虽然是独孤姓,实际上日子过得相当清贫,从杨广时代起来,就是一个透明人,无人在意他的存在。当然了,所谓的驱逐出族,不过是独孤整为了迷惑隋朝、唐朝故意做出来的安排,目的是让独孤氏便于更好的行事。

独孤开明在独孤氏的之中,实际是独孤氏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清闲’的他一直在背后掌控着独孤氏死士,是独孤整和独孤澄不可或缺的得力助力,刺杀李世民一案便是由他安排的。只不过他隐藏得好,这么多年来,从未露出破绽,他的子子孙孙都不知道他还是独孤氏的核心人物。所以在独孤澄等独孤氏子弟家小统统被关押之后,他的小日子相当清闲。

坐在他对面的酒友名叫于谦,乃是于仲文的庶子,他在于氏家族的情况和独孤开明极为类似,也以除籍之名掌控于氏死士;说起来,这还是在于氏家族面临危机时,独孤整为六神无主的女婿于筠设定的思路。所以独孤开明知道对方的身份,而于谦却不知道独孤开明也在干着自己一样的事情。

“于兄猜猜看,我们这一餐所耗几何。”独孤开明笑着问道。

于谦捋须笑道:“酒是果酒,菜有四道,一是炖羊肉、一是清炒籍片、一个腌菜鲤鱼,还有一个骨头汤,要是在从前,顶多也就三百钱左右。现在嘛,我觉得少说也得一贯钱吧!”

独孤开明失笑,十分笃定的说道:“现在少说也要三贯,而且只收炎黄通宝或是开元通宝。”

“三贯?”于谦大吃一惊,“这比抢钱还狠呐。”

他不太相信,便将酒保唤来,询问道:“我们所费多少?”

酒保恭恭敬敬的答道:“老爷子,你们这一餐所耗三贯一百二十二钱。”

“真有这么贵?”于谦惊讶的看向了微笑的独孤开明。

“老爷子想必极少出门,不知道近来情况。”酒保以为于谦是和他说话,苦笑着说道:“如今不但物价上涨,更因为圣上收拢金银铜钱,去隋朝南郡购买大量高价稻米充作军粮,很多钱都跑到隋朝那边去了,现在襄阳不缺粮,就缺钱,一枚开元钱现在比以前两枚还要值钱。”

于谦不解道:“既然钱这么值钱,那我们这一餐是不是只要一贯多?”

“不是这样算的。”酒保摇了摇头,解释道:“随着夏粮入库,以及大量隋朝稻米入境,襄阳现在不缺粮,可是除了粮食之外,什么都缺。于是出现了粮贱菜贵的现象。”

几年前,杨侗在其治下推广炎黄通宝,以远高于五铢钱的价格从民间收回了以前的五铢钱,当时天下人都在嘲笑,说他是个不会做生意的败家子,迟早将他的国库耗尽。可是他却将那些淘汰掉的五铢钱从各地买走了大量物资,大量隋五铢的涌入,出现了钱多物少的局面,使各地物价暴涨,民怨沸腾。首当其冲的李渊将不得不将巴蜀、荆襄物资倾仓的运到大兴,才勉强稳住了物价。为了避免旧事重演,李渊效仿隋朝,发行了开元通宝,以挽回钱币上的劣势,却挽回不了之前的巨大损失。

李渊去年倾国之力,发动了东征之战,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然而随着东征的失败,这些钱粮和武备尽皆落入了隋朝之手,成了对方的战利品。唐朝穷困潦倒,虽有关陇贵族捐献,可民间还是出现粮荒。去年年底,房玄龄出使襄阳,与唐朝达成了通商协议,允许唐朝用金银珠宝和开元通宝去南郡购买粮食。李唐朝野上下欢欣鼓舞,李渊生怕隋朝出尔反尔,短短一个月内,就从南郡买来了百万石高价粮,之后陆陆续续买粮回来。然则,随着大量钱财流向隋朝,襄阳难免出现了钱荒。

“我明白了,多谢小哥解惑。”于谦说道。

“不敢当。”酒保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于谦看向独孤开明,郁闷的说道:“独孤兄,我怎么感觉隋唐通商,充满浓浓的杨侗式阴谋。”

“不错。”

独孤开明点了点头,小声说道:“以前隋五铢大量涌入,造成了粮荒;现在大量高价粮涌入,让襄阳出现了钱荒。两者完全是反其道而为之,这都是阴谋。不瞒于兄,我早就听说民间出现了以物易物的现象,但因为交换之物的物价不同,以物易物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事件不断增长,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流血冲突事件。要是朝廷不能解决钱荒问题,迟早会发生大规模暴乱。”

于谦叹了一口气:“其实要化解钱荒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铸钱,铸大量的钱,然后把隋唐物质全部买空,让杨侗亏得血本无归,这样,他就缺粮少物,没办法发动隋唐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