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白麻宣相

贞观俗人 木子蓝色 1707 字 8个月前

一个朝堂上,各种各样的人都得有,各派的利益都得照顾到,但事也得有人来做。

这就好比为何历朝历代都要搞抑商重农?其实皇帝并不是要抑制一般的小商小贩们,他们要防的是资本跟士族、豪强们的合流。

就如眼下朝廷里一样,关陇贵族虽然一代不如一代了,可影响力还在,他们在军方的影响力尤其大,可以说是掌握着大唐半数刀把子的一群人,而关东士族呢,他们把握垄断学术,掌握的是大唐的笔杆子。

若是再让这些人搂住了钱袋子,那他李家还能坐的稳皇位吗?

所以历史上,汉代为何一直跟豪强过不去,为何一直严厉抵制商贾?就是因为豪强一直在试图突破经济上的封锁。

而后来东汉的时候,已经控制不住了,士族豪强合流,甚至还与商贾合流,最终形成了强大的士族豪强势力,最终东汉灭亡,甚至还是以强灭的。

现在的五姓七家,其实祖上就是东汉的士族过来的。

均田制起于北周宇文泰,有特殊的时代性,当年宇文泰结合了北魏的八部大人部族兵制,推出了代北世兵与关陇乡兵的结合体府兵制,这套制度在当时确实很先进。

到了隋朝时,杨坚又对这套制度加以改进,堪称是全面性的改革,比如府兵不再是单独的军户,列为了民籍,也不再单独居住,而府兵也不再隶属那些军头,重改回汉姓,中高级军官们都安排在京城各卫里,无法再直接统兵,把将跟兵过去那种附庸的关系,解除了。

实际上就是改私兵为国有。

隋朝一统天下,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混乱,所以是个大变革时代,均田制是可以实行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如今的大唐,局面不仅跟开皇时不一样,就是跟武德初又不一样了。

秦琅早跟李世民算的清清楚楚,均田制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了,无田可均了,百姓授田不足。

士族豪强官僚贵族们占据了太多的田地,这又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甚至这种兼并的势头会越来越猛,均田制只会越来越崩,百姓越来越难授田。

必须得改革了,否则十年二十年不会出大问题,但三十年后四十年后必然会社稷崩坏的。

李世民在今天两仪殿上白麻宣相,拜秦琅为相,就是要趁着铲除封德彝这雷霆之势,重新调整方向。

封德彝是之前反对改革的反对派之首,现在他的获罪倒下,必然引起不少人惊惧,这种时候,快刀斩乱麻,这正是李世民向来的拿手好戏。

李世民很清楚在这个朝堂上,有哪些势力集团,他真正能相信的是谁,谁是他要一直打压的敌人,谁是他要提防的。

秦王府旧部是他能信任的,尤其是秦琼等那批山东新贵们是他能完全信任的,而关陇贵族集团是李家的基本盘,但也是他一直要提防的,至于山东士族,这些家伙才是最让李世民忌惮的。

毕竟关陇集团虽强,也才三代人,但山东士族多少代了?

士族最喜欢的时代就是魏晋时代,九品中正制下,他们才是真正过的潇洒,门阀政治,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甚至巴不得让皇帝当他们的傀儡才好。

李世民岂能肯?

他要建立的是如汉武帝一样的强力中央集权朝廷,那么必然要与士族碰撞,就跟汉时代对豪强一样,他也是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