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武运昌隆

贞观俗人 木子蓝色 1807 字 8个月前

要让大家跟着秦家一条心,就首先得让大家成为利益相连的一群人,否则大家凭什么要听你的,替你卖命呢?

只有打造一个武安州分封体系,才能实现秦家在这片土地上的掌控。

皇帝分封秦琅到武安州为都督,秦琅再分封自己的分子们为诸县县令,然后又分封一大堆的骑士们,各处建立采邑屯庄,层级分明。

大家都是股东,干活当然更有劲。

皇帝其实也是大股东,但秦琅既是大股东也是高管,武安州的经营还是秦家来经营的。

不管这些骑士们是最早陪秦琅南下的长安勋戚豪门家的庶子,还是军功新贵们的旁支子弟,又或是草根寒门出身,但经过这几年的奋斗,大家都在秦家这面旗帜的带领下,过的还不错。

连许多原来占山为王,称霸一方的那些俚僚蛮,或南人豪强们,现在基本上也都已经臣服在秦家旗下了。

说到底,还是秦家一直在分享着利益,过去蛮子们其实日子过的很一般,尤其是山里和岛上的蛮子,那叫一个苦,连三餐都不一定混的饱。而如今在秦家的带领下,各部蛮子生活水平都提升了许多,尤其是原来各部各寨的那些首领头领们,他们是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开矿山,跑商队,开工坊,反正他们出人出地等,这第一桶金赚了又赚第二桶金,充分享受着踏上秦家船的好处。

所以现在有些蛮酋也是死心踏地跟着秦家了,谁要是再说反秦家,他们就第一个不答应,以前的日子有什么好的,各部落为了点猎场,水源都能经常械斗,哪年不要死一堆。

人命如草,就算当个酋长首领,那日子也是极差的,好多部落以前连个灶台都没,家具都没一样,一顶茅屋,勉强遮风避雨,破烂衣衫一套,勉强遮羞蔽体,什么床啊桌啊椅啊榻啊,那都不存在的。

除了点盐巴,生活哪还有什么调味品。

现在不同了,酋长们也建起了几层的木楼,甚至穿起了丝绸,用起了瓷器,喝上了茶叶和酒,连盐都换成了没有杂质的雪白的上等盐了。

更别说,还能买卖奴隶使唤,日子别提多惬意。

何况,如今他们还在太平城里建有别院豪宅呢。

桌案上的茶点很丰富。

天南海北的茶叶啊点心啊,都能出现在桌上。

热热闹闹的茶话会进行了一个多时辰,直到太阳晒进来,气温升高,于是茶会结束。

晚上,

又特意准备了盛大的篝火晚宴。

直接在卫公堡北门外的那片卫公园林里举办,燃起篝火,户外烧烤,再来点歌舞助兴。

一边看歌舞一边自助烧烤,再喝点小酒,确实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