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伟让开了位置,将宣布权交给了陈传东。
“先和大伙说一说,这两天,我们几个评委包括节目组一百多号人都没闲着,”大屏幕上出现了一排数据:“总分一百分。
其中,五位评委意见占六十分,将从节目类型,定位,潜力等给出分数。
剩余一半很简单”
陈传东转身指了指边上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评价标准就是好看,和不好看,将四十分按照自我判断,可以全给一支队伍,又或者随意分配给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最后二者平均相加,得出最后分数。
在发布成绩之前,我想多啰嗦几句。”
陈传东走到选手中间。
“这次金话筒和之前有所区别你们应该知道,人数减少,竞争变大,组队情况也有过,但都是小规模进行”
一个节目,每年都举办,如果没有创新,关注度肯定是一年不如一年。
就算燕视,就算是金话筒同样逃不过。
早期的金话筒收视率可谓一骑绝尘,只要定档,其他卫视都会稍作退让,更是造了许多明星主持。
这么多年下来,观众有些审美疲劳。
而作为一档比赛为主的节目,很难有本质的改变,因为最终是为了挑选优秀的主持人,这点无法改变,所有环节必须按照挑选两个字展开。
主持人要求确实比较高,可办了这么多年了,该有的套路,该用的方法都拿了出来。
连导演都换了两位,可想而知改版是有多困难。
肖一若等一百二十八位选手,可以说是幸运,也可以说是不幸。
要说第一轮比赛十个晋级名额还能接受,第二轮显然对于某些个人能力突出的选手不算公平。
一棍子打死,你再有才华,遇到不给力的队友,或者人家有更优秀的创意,没啥机会表现。
明明实力强劲,来参加的时候台里给予厚望,觉得十六强都没问题,甚至有机会展望八强席位,却早早地就被淘汰,直接难受住了。
这就得说节目组和评委和选手三者之间对于金话筒的定义。
选手很简单,展现自我,或者说想要一鸣惊人,这对他们是个很好的平台。
评委也简单,选出有机会一鸣惊人的选手。
节目组不一样。
也许刚开始,和评委一样,出发点是为了找出优秀的主持苗子而努力,但如今,收视率才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