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到了这里,也仍旧不是宁卫民最终的目的地。
下了车,他还得再倒一趟郊区长途304坐上五站地,再徒步走出一公里才行。
因为他要去的地儿,其实是京城东郊最大的露天垃圾场。
而他的职业,就是靠捡垃圾吃饭的拾荒者。
所以这也就说明了他为什么起这么早来赶路。
既是因为路途远,也是他怕邻居搭讪询问。
就连干活儿的装备,他都塞进大包里带着,生怕别人看见。
说起来或许很难让人相信,这个有点丢人的选择。
其实是宁卫民目前唯一的选择,也是最好的选择。
不为别的,就因为时代的局限性。
要知道,宁卫民对这个时代的认识,完全是从影视剧、重生和想象中得来的。
他自诩有着饱经社会磨砺的情商和素质,有着穿越时空的金手指,有着一肚子点石成金的办法。
自认为在这么个处处是机会的黄金年代,想要钻个空子发发家,岂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哪怕没赶上1979年最后一次非应届毕业生考大学的机会,理所应当也能过得满好。
可惜想象终归只是想象。
作为一个对这个时代缺乏足够了解的人。
宁卫民根本无法准确的衡量这个陌生的年代到底存在着多么大的限制。
在所难免的犯了乐观主义错误。
是的,那些的地名和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