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拳头产品

兵道争锋 倚夜听雨 1131 字 2022-09-13

李适不认为他们占领西域之后能够快速的掌握这些技术,毕竟跟他们过去的也不过只是军队,又不是整个生产体系,那他们只能乖乖给自己做代理商。

因为随着煤炭资源的整合,道路设施的修建,实际上这个看起来破破烂烂的煤炭基地,还真就能在李适的需要下,随时转化成陶瓷的生产基地。

从陶泥挖掘到陶瓷器出品,一条龙从上游一路吃到下流,保证能够完成一切订单。

现在让邓陵矩开炉烧制,实际上只想培养一批合格工人,等到时候能直接投入工作而已。

当然最主要的产品自然还是丝绸,在这点上李适是真投入了大量资源。

不论墨家的墨者,还是相里氏这个世代专研标准化的专家,李适都给他们下了死命令。

首先相里氏是要专门负责过程的标准化,把纺织每一个过程都尽可能的拆分。

而正统的墨家墨者则是负责动力与器械的研究,除了相里氏提出的拆分所需的机器要尽可能的完成,更重要的是,李适希望他们能够把水能与风能给用起来。

凡纺织过程中用水能或者风能去替代的,那就全部都替代掉,毕竟水利利用技术,中国向来是最出类拔萃的。

总而言之,在李适的指导下,织女工作效率自然得到显著提升。

不过,这种效率提升很快就受到原材料的制约。

毕竟生产力能提升到一定程度,但作为纺织品最初级的蚕丝却是不够了,所以李适只能把这工厂维持在一定规模,等最上游的蚕丝产量提升了再说。???c0

现在三样拳头产品,只有陶瓷器因为关中开水锅炉房的铺开,完成上下游的产业链,李适能根据需要直接进行扩充产能以外,其他两样想要完成产业链,都需要一定路子走。

因为如此,李适对蜀地开始了一定程度的税法改革。

开始实行以纺织品与布匹来替代粮食的类租庸调制,从而鼓励当地百姓进行蚕桑种植。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有秦岭阻隔,蜀地粮食送到汉中,再从汉中送到长安,差不多是送一斤粮食吃五十斤口粮,这损耗实太高了。

但变成送丝织品与绸缎就不一样了,至少这些东西不像是粮食,一不小心就会发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