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韩知兵大张旗鼓的率领十万主力向鲜卑山进军,当然,这仅仅是主战的主力。
同时,为了服务这十万韩知兵大军,在他们身后有着至少有二十万人,三万牲畜为这十万人进行粮草运输,从而确保他们的粮道稳定,也为了让这十万大军随时保持巅峰战力。
李适让韩知兵对东胡残余乌桓与鲜卑两部进行扫荡,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次测评。
一次对大漠远征,所需要的粮食消耗进行一次评测,从而为远征匈奴做好准备。
所以韩知兵这一次的正军,堂堂正正的向前推进,还是很重要的。
有了这些数据,自己对推算进军匈奴的王庭到底需要多少粮食,多少有一个估计。
从而判断出,自己是否能支撑起派遣大军横推匈奴所需要的粮食。
毕竟龙庭的位置相对中原来说实在是太远了,距离就是匈奴最好的屏障。
如果自己派遣大军的人少了,那反而有可能被匈奴给横推回来,而如果派遣的人太多,粮食无法做到补给,那更是会导致将士们全军覆没,怕是对匈奴的战心都没了。
所以,韩知兵带兵扫荡辽东地区的鲜卑与乌桓,多少进行测评的意思,更准确的说,应该算是对北伐匈奴的一次实战前的战场模拟。???
而韩知兵一路就是堂堂正正扫荡着这路遇到的异族部落。
这一刻,在异族的眼中,大汉那是真的有备而来,所以渔阳郡往北的乌桓部落,就在韩知兵坦坦荡荡的扫荡中不断后退,向着本族的聚集地汇聚,并把消息带给乌桓王。
韩知兵所在的位置且不说就现代而言是相当有名的水沙漠——浑善达克沙地。
所以里面在夏天时有着众多小湖、水泡子和沙泉,最终汇集入江河。
如果不是这里的水源绝大多数都是间歇性质的,到了冬天大都会断流断水,当初乌桓说不定就在这里栖息了。
毕竟这里在这个时代植被还是相当茂盛的,顶多算是荒原,而不是现在的水沙漠。
所以,到了夏天有很多乌桓的部族会迁徙到这边来,一则是为了减轻乌桓所在地的生存压力,二则在这地方与渔阳郡也方便进行交易,毕竟不论是茶叶,食盐,还是布匹,对于乌桓来说也是需要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时常骚扰边境的原因,因为他们太穷了,买不起。
今年自然也并不不例外,随着这些间歇性的泉水恢复,很多乌桓人便是迁徙到了这里。
而韩知兵在通过渔阳郡与匈奴交易时,便已经摸清楚乌桓在浑善达克附近的部落位置。
这些地方在夏秋季节,可以作为自己后勤补给据点,减轻韩知兵的后勤压力。
所以,韩知兵不急不慢的在浑善达克地区进行扫荡,看起来仿佛是想要把势力范围内的乌桓全部都给解决干净。
不得不说,韩知兵这样不急不慢的扫荡着浑善达克地区,的确给乌桓造成了相当大的迷惑,他完全不知道韩知兵是什么意思,到底只是想要清理周围,还是想要对付自己。
毕竟,韩知兵只是扫荡浑善达克地区的话,自己也不用这般警惕,死死把韩知兵给盯着。
但若说韩知兵尽起十万大军,只为了扫荡浑善达克地区,这多少有种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毕竟在浑善达克地区带着的乌桓战士,严格意义上来说,怕是连乌桓的战士都算不上。
韩知兵就算是不扫荡这里,等到浑善达克地区的水源断流,那乌桓在浑善达克地区的部落自然会撤离,回到西拉木伦河流域进行过冬。
乌桓虽以乌桓山为名,但实际上乌桓所依赖的却是西拉木伦河,这才是他们的生存保证。
不管怎么说,韩知兵聚集了大量士卒在浑善达克地区混着,对乌桓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这让乌桓的战士不得不集中力量,在现在克什克腾旗位的位置,驻扎大量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