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大道,岂能不争?

真果上师纵觉李晏,不会有多厉害,但毕竟是一个先天,需要他重视。

他脑海里转过一个念头,口宣一声佛号,道:“李施主,这趟浑水,你即便要趟,也不能不明不白的踏进来,贫僧将此原委,说于你知,再由你自己定夺。”

李晏微一挑眉,对于他们四人,为何在此比拼,的确有几分好奇。

“请说。”

真果上师道:“贫僧乃密宗之修,密宗,你或许不太清楚,此是前些年间,由金刚智、不空、善无畏三师,仿效禅宗菩提达摩,自天竺东渡,弘扬佛法。因与禅宗教义有别,密宗,遭受打压,幸得皇帝陛下仁慈,青眼有加,赐封金刚智师尊,为大唐国师,方才有了密宗一线生存之地。”

金刚智、不空二僧,自水路而来,抵达广州,建立密宗道场,再北上长安,与经陆路而来的善无畏,面谒唐玄宗,金刚智,得赐大唐国师称号,密宗,在大唐国,方始有了一席之地。

金刚智、善无畏、不空三师,合称“开元三大士”!

“李施主,阻道之仇,不得不报,还望你谅解。”真果上师诚恳的道。

李晏虽是后世人,但他不是佛学家,对这些故事,一概不知。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一苇渡江,面壁九年,开创少林寺的故事,倒有过耳闻。

至于密宗,那就两眼一摸黑了。

“胡说八道!”

文寿怒道:“密宗三位大士,初至大唐,弘扬佛法,乃我辈僧人,喜闻乐见之事,如何会去阻拦?一派胡言。”

“师弟,静心!凝神!不可妄动嗔怒!”文远喝道。

文寿兀自不忿,念诵了一声“阿弥陀佛”,平静心神。

真果上师晒然道:“文寿师弟,你佛法、武功,均自有成,便常年在南边崖州等地,弘扬佛法,少有回返广州,至于长安,更是没去过。我密宗的处境,你道听途说,哪能尽知?何妨问一问姚道兄。”

李晏和文寿的目光,望向了姚清光。

姚清光一摆拂尘,冷声道:“道统之争,无论道佛,均是常事,有何见怪?”

言下之意,自是承认了真果上师所说的话。

文寿有些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