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公夫人将儿子的生日宴设在了花园北角的峥嵘阁,只有摆了两桌宴席而已,但席上摆着的全都是穆铁衣平日里爱吃的菜,全家人都聚在这里听鼓乐,喝酒猜拳,热闹了整整一天,连穆老夫人都在峥嵘阁坐了一天没有离开。
穆老夫人六十多岁了,这样闹腾一整天其实很是累得慌,但她还是舍不得回房去休息,就这样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孙儿孙女们一处闹腾。幸好安国公夫人特意搬了个软塌到峥嵘阁,让穆老夫人可以歪在软塌上好歹歇歇。
其实峥嵘阁在座的外客也有几位,受邀的门客和教习师父加起来有七八人,真要严格论起来,穆老夫人当着外客的面这样歪在软榻上休息是有些失礼的
,她知道自己贪心,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还有孙子们,一个个的都活到胡子花白,活到能够解甲归田的那一天。
其实不难不是吗?穆老夫人眸光中微微带着几分心酸,但还是充满希望地微笑着望向席上的安国公,大儿子已经四十好几了,最小的老四也已经快四十,若是边关安稳,再过上十来年,熬到儿子们六十岁,就可以上疏请求卸甲了。
到时候,孙子们也都有三十多了,她都该抱重孙了!她的红裳,也早该嫁出去有孩子了。不知道红裳的爹爹卸甲的那一天,她能不能回京来探亲。希望她这个福气很大的穆氏夫人,能够看到那一天。
二月二这日转眼就过去,日子似乎真的如往常一般,穆铁衣还是如往常一般天天带着弟妹们做早课、读书,在小武场与弟弟妹妹切磋时,还是一样毫不留情。
不一样的是,他开始每日早起去妹妹的院子,接穆红裳一起去做早课。他开始天天一大早就笑嘻嘻的站在穆红裳的院子里,隔着门叫妹妹起床,嘲笑她懒惰。
而穆驰衣,也在差不多的时候,和穆铁衣一样,开始日日去穆锦衣的院子,等着自己的小弟弟起床,一起做早课。
另一点不一样的是,安国公夫人变得很忙,穆驰衣的亲娘,穆三夫人李氏也变得很忙。两位母亲日日操心儿子的行装,几乎无暇他顾。
二月似乎一眨眼就过了,树上的杏花开了又落。三月初九,春桃爬满枝丫,这一日是穆驰衣的十八岁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