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怎地突然扯到这上头来了,”郑瑾笑着摇头:“儿臣还没想过娶亲的事。”
“你们也大了,”魏皇后答道:“你父皇前几日还跟我提起,等你满了十八之后,就让你和你五哥出宫开府,本宫想,你们父皇大约是想一视同仁,先让你们一同封王。”
“母后可是舍不得儿臣?”郑瑾依旧云淡风轻的开着玩笑:“就算出宫开府,儿臣也可以日日进宫陪母后喝茶,难不成儿臣出宫开了府,母后就不许儿臣入玉央宫大门了?”
“你这孩子,”魏皇后忍不住笑了:“跟你说正事,你就只顾着贫嘴。本宫是想着,你们都出宫开了府,没个人照顾,本宫也不能放心。不如过些日
两人之中选一个继承大统的。因此你父皇自然更愿意让你们娶世代在朝为官的世家大族之女,京中这些勋贵世家相互联络有亲,有利于你们将来登基后制衡朝堂。”
“五哥自然是不傻的。”郑瑾笑笑:“安国公府权势虽大,但历代皆是孤臣。从太祖开国起,穆氏一族就只掌北境军务,鲜少插手其余朝中事务,真若说起来,这样的妻族,的确不如朝中几位权臣之家。”
“是。”魏皇后点头:“若想要左右朝议,谋求太子之位,几位相爷还有顾大学士是更好的联姻对象。至于安国公府,实际上,在你父皇面前除了军务,在其余事务上也算不上说得上话。况且……穆氏一脉虽安分,却毕竟世代手握重兵,掌虎符,你父皇就算想插手穆氏一族的儿女亲事,也不会乐于见到你或者老五娶安国公的女儿。”
话不需说透,郑瑾了然点头。安国公虽然素来不干涉北境军务以外的朝政事务,但穆氏一族毕竟手握重兵,皇上依旧对他们十分忌惮。
而郑瑾与郑瑛,是皇上看好的皇储人选,因此才更不可能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前,选穆氏女为皇子妃。若是在没决定好太子人选之前,他与郑瑛有人娶了穆氏女,立太子之事就需多考虑穆家脸色了。
若皇上看中了安国公的女婿为太子还好,若不是,难保安国公不会用虎符要挟君上,为女婿谋算皇位。当今皇上如此精明,绝不会自找麻烦,因此他虽希望有宗室子弟能与穆家联姻,却绝不乐于见到穆氏女嫁给郑瑾和郑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