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利益分配

绣女锦途 雁来忆君 1086 字 8个月前

“爹,我先走了,过年再回来。”顾文奎再不肯搭理李秋果,她心疼孙女,自己还心疼闺女呢!

看着顾文奎的背影,李秋果指责老顾头:“这就是你亲儿子,对老三一家比你好多了,你整天惦记人家,到现在是捞到铺子还是房子了,你看看人家……”

“你儿子要是能舍命护着他哥哥的家产,别说一个铺子,就是五个铺子我都能帮着要来,他能吗?”老顾头一想起自己的几个子女就头疼。

“就算是为了报恩,给他们那房东西我们不攀比,那也不能把亲兄弟丢一边不管不问啊!文东家现在都要吃了上顿没下顿了,你大儿子家每天进那么多银子,多少拿出一点给文东,就够他们度过难关的了。”李秋果不想跟别人比奉献多少,只想着自己家能得到多少好处。

她和那几个孩子真像,一样的自私自利,老顾头给不了她想要的答案,拿出烟袋,装上烟丝蹲在门口吞云吐雾,只有这个时候,他才能放松下来。

越是临近年关,顾家人越忙碌,因为这是顾若欣在家里过的最后一个年,顾文奎每天都会问上好几遍“闺女你还想吃啥?”“想去哪吗?”把顾若欣问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爹,我要是想吃什么就吩咐厨房准备了,想去哪就会告诉您,您忙自己的事,不用管我。”顾若欣正让人挖地窖,她要在里面存储一批桑树苗,她通过马县令又买了三百亩地,准备来年都种上棉花。

吴金香告诉她别为了家里再投钱了,现在的家底已经够丰厚了,足够分给他们兄弟俩,不必再添置了。

为了让家里人安心,顾若欣拟了一份合约,家里的作坊、蚕房,收益一共分成八份,爹娘和自己各占两份,哥哥和弟弟各占一份,一份给几位老人家和顾文桥,另外一份留着救济孤苦、每年施粥、修路,帮助相亲们……

以后技术上依旧由顾若欣提供,经营上由管事和顾文奎负责,作坊和蚕房绝不能让自家亲戚担任管事。一定要严把质量关,销售上也要按照顾若欣的要求来,不能把丝绸和棉布以及棉线卖给不熟悉、或者通过亲戚关系介绍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