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恐慌的清廷(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换句话说就是一定要把防线往外顶,而不能一味的死守京畿。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孝庄可不希望重蹈覆辙。

大战在即,朝野上下一时间紧张了起来。

孝庄认为这是个好事情。现在紧总比打起来再紧要好。

她特地降下旨意,再次在北边征兵,凡是十五岁以上男丁都必须应征入伍。

哪怕是家中的独苗,没有兄弟姐妹也不例外。

如此旨意看似不近人情,实则是孝庄没有太好的办法。

毕竟北地的绿营兵在多次大战中损耗严重,如今已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仅仅依靠八旗军是顶不住的,毕竟八旗满打满算也就是不到十万人。

如今明军的战兵数量都超过三十万,甚至有可能五十万。

即便有夸张的成分也是蛮吓人的。

孝庄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守住大清的江山,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吧。

...

...

山东的情况也不乐观。

虽然苏克萨哈利用残酷的手段镇压了不少起义军。

可各地的反清人士仍然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刚刚把这个按下去,那边的又冒了头。

实在是让人头疼不已。

苏克萨哈只能用更为严酷的法令去压制。

一旦起义者被抓住,首犯凌迟,从犯全部处死。

即便是家人也要受到牵连。

严刑峻法在相当程度上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但却不能完全的禁止。

因为江南的景象已经让北地的百姓看到了曙光。

他们不甘心再给人做奴才。他们要站起来掌控自己的命运。

不过苏克萨哈倒是认清了一点,那就是海防的重要性。

登莱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一个出海口,更是可以起到封锁前往天津甚至辽东的路线的作用。

但是造船匠人大部分都被于七带走了,要找到一批合适的造船匠很不容易。

苏克萨哈只能四处寻找匠人,并给出较高的月钱来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