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是给到萨非帝国沙赫(波斯语皇帝)阿巴斯二世。
当然这封信会由翰林院方面精通波斯语的臣子进行翻译,不过会保留朱由榔原汁原味的语气。
另外,朱由榔会把这封信的汉语信件抄送一份,命人送给李定国。
李定国既然短时间内不会回京,那就在西域好好的筹划西进事宜。
跟打通丝绸之路比起来,捉拿僧格显得是不值一提,最多也只是顺带完成的。
朱由榔相信李定国应该能够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
...
经过数个月的颠簸赶路,僧格终于抵达了伊斯坦布尔。
这座只在传说中听到过的名城真的如同传说中那样闪耀。
其实伊斯坦布尔还有一个名字叫君士坦丁堡。这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首都所在地。
1453年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占,东罗马帝国宣告灭亡。当时的奥斯曼苏丹下令改名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自此奥斯曼帝国迁都于此。
君士坦丁堡之战直接影响了今后两百余年的格局,自此之后奥斯曼帝国飞速发展,成为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超级大帝国。
许多小国对之闻风丧胆。
此前僧格也曾经听说过伊斯坦布尔的繁华,但今日亲眼所见着实被惊讶的掉了下巴。
这座城池就像是镶嵌在博斯普鲁斯上的一颗明珠那样璀璨夺目,这座城池的建筑极具特色,彼此之间沿着地势而建,高度不一错落有致,从上方俯瞰就像是中原农耕文明的梯田一样。
当然,最让人震惊的还是托普卡帕宫。
自打穆罕默德二世时期开始修建,托普卡帕宫已经作为奥斯曼苏丹的皇宫长达两百余年。
和一般的皇宫都是位于内陆不同,托普卡帕宫就建在海岸线附近。
其矗立在金角湾上,俯瞰着马尔马拉海。
可以说托普卡帕宫就是伊斯坦布尔这座城池中位置最绝佳的所在。
僧格在表明来意后立即被责令把军队留在城外,只带了十几名亲随进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