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局已经布下

汉明 八无和尚 1243 字 11个月前

先不说福临肯不肯,老冤家多尔衮那也不同意啊。

那还要功劳做什么?

无过便是功啊!

到了这位置,升无可升,韬光养晦才是正确的做法。

所以,济尔哈朗令清军合围江都,用意也仅仅是逼迫明军退去,还真没有要进攻的意思。

安安稳稳地将事做妥了,然后回京交差便是。

奈何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哪!

江北清军,两次大战之后,也就只有不到六万之数。

江心岛方向更是占了一万多人。

加上各府都需要分兵维持治安,真正合围江都的,也就二万多人。

四面合围,可想而知,一面会有多少人?

而北面,这是最不受重视的,傻子才会去防备明军不退反进。

可问题是,明军就象傻了一般,一头就扎进来了。

不但扎进来,还迅速突破北面清军防御,如同一枝射出去的箭,义无反顾地向北挺进。

沿路各府,总共也就那么一、二牛录,或者三两千降清明军。

遇上者,无不望风而遁,敢挡者,瞬间覆没,可谓所向披靡。

蒋全义率着这支死一个就少一个的孤军,如同孙猴子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般,搅它个昏天黑地。

王一林见行军顺利,渐渐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一路行军的同时,开始劫掠。

蒋全义此时只要王一林不妨碍他的事,自然也就争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去了。

可怜济尔哈朗不得不因此将他的行署撤至淮安府,才安定下来。

这才有了调兵遣将的时间。

可想而知,清军开始追击、围堵。

问题是,这一下子能堵得上吗?

顿时,江北乱成了一锅粥。

……。

这就是一个大馅饼。

如同上天对义兴朝的恩赐。

如果抓住它,那么至少,义兴朝就能在江北楔入一两颗钉子,就象清军占领镇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