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沈自駉倒下前所看到的,却不是全是幻觉。
他看到的,是他们八百同袍中的幸存者,他命大的、尚未被击中的弟兄们。
沈自駉不敢回头,不是因为他怕,而是因为他给自己留下一丝幻想、期盼,他希望不会因自己的亲眼验证,他的八百弟兄……死在他的前头。
夜风凄凄,似乎在呜咽,为这些将一腔热血,挥洒在荒地上的勇士悲泣。
敢死队确实没有全体阵亡,至少有二百多人,追随着沈自駉冲到了敌阵前面。
沈自駉听不到身后动静,是因为紧随他身边、身后的队员,确实是……全没了,这也就造成了当沈自駉正对面的敌人,抬枪朝沈自駉射击时,再无亲卫替沈自駉挡子弹。
沈自駉能冲到敌人阵地前,可不全因为是他的运气好,而是有许多人,默默地替他死了。
沈自駉是正团长(相当于副千户,他的兄长沈自炳是千户),他也是吴淞卫,不,是北伐军在此战中,阵亡军阶最高的将领。
幸存的二百多敢死队员,原本落后于沈自駉大概数十步的距离,在敌阵火光的映照下,看见沈自駉倒在敌人枪口之下,心中的悲恸,是常人无法体会的。
那是一种绝望、愤怒,如同再也看不见……希望。
虽然每个人在出发前都清楚,九死一生,可心里总想活着。
然而,沈自駉倒下,让所有还活着的人,再没有妄想活着,他们从未有过这些渴望……去死!
很难想象,当亲眼看见追随了近十年的主将,就这么倒下离自己仅数十步的地方,而无动于衷的。
冲锋,就算在后世连发机枪的面前,只要机枪数量不足以形成封锁,也是极其有效的突破手段。这一点,在后世抗倭战争中,已经得到验证。
三里多长的敌人防御阵地,很难形成对二百多人,不闪不避的直线冲锋,数十步的距离,敌人来不及进行二次装填。
二百多人,最后冲进敌人阵地时,竟还有不下二百人。
可见,单发火枪,如果不形成上、下、前、后地交替互补射击,是很难阻挡密集性冲锋的,而这个距离,又恰恰是敌人火炮无法起作用的距离。
再坚固的阵地,一旦被二百人冲入,那都会引起一阵混乱,何况是这二百不用命的、渴望将血流干的愤怒的人。
如果不是他们之前跑了五、六里路,单就这二百人,或许真可以击溃局部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