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吴三桂的犹豫

汉明 八无和尚 1121 字 11个月前

郭壮图一时领会不过来,而夏国相在一边思忖之后,倒体悟出了点什么。

夏国相看着吴三桂额头那片青茬,问道:“岳父大人所虑,莫非是建兴朝……吴王?”

吴三桂微微一叹,“不知道从哪冒出这么一个……短短六年间,斩多铎、囚博洛,恐怕摄政王是被他所杀的传言,也是真的。”

夏国相一看猜中了,忙道:“若岳父大人真有意重新……归明,何不趁此时挥师南下,一举歼灭英亲王阿济格所部,不管是生擒还是斩杀一个亲王,如此赫赫战功,也足以让岳父大人在建兴朝有一立足之地……小婿在应天府有不少旧相识,如今在建兴朝朝堂上也有些权柄,若岳父大人应允小婿可立即亲往应天府打点一切……。”

可惜这话表错了情了。

吴三桂摇摇头,道:“建兴朝?不过就是个傀儡,权柄即在那人手中……本王想过归明,可……。”

说到这,吴三桂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额头上部,已经冒了茬的头发,突然恨声道:“想当年,故主赐封平西伯时,那小……人尚在嘉定为一区区哨官,可六年过后,他摇身一变,仅成了吴王,坐拥东南三十余府之地……孤原本想着,蓄发易衣冠,尊建兴帝为天下共主,可数次派人前往试探,皆无音讯……看来,传言不假,那人,不是好相与的,那算建兴帝愿接纳孤,怕日后也必与那人有一争!”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明白了。

怪不得这些日子里,王爷开始留起了发,还让身边侍卫也留起了发,原来,已经有了归明的打算了。

只是迟迟没有做出决定,原因还在吴王身上。

传言中,吴王“劫富济贫”、严惩降清明臣,连王爷都忌惮至深,看来此言不虚啊。

胡国柱忧郁道:“若此路不通,岳父大人何不另择他法……譬如,继续效忠大清?以王爷手中十余万虎贲,配合英亲王打胜这一仗……谅清廷也不敢亏待了岳父大人!”

不想,吴三桂厌恶至极地瞥了胡国柱一眼,“你道大清还有多少土地、人口?如今北伐军占了徐州,必会继续向北进食,如此就等于隔断了本王与朝廷的联系,粮饷何来?器械何来?而东边,朝廷更失了安东卫,青州、天津卫,估计要不了多久,都得改姓……大清,天不假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