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四文哪会这么没见识呢。”
胡五福可不知道,大话说太早了。有一天,真庄四文特别没见识的时候,胡五福吃惊地说,
“你咋能这样呢?”
胡五福从家离开去居委会的时候,还看了眼在自家门外继续“丢人”的吴军。
惊奇地发现,吴军今天穿的便装,没穿军装。
胡五福抬眼皮撩了眼庄四文说,
“你给他找的衣服?”
“咳咳。”
庄四文咳了两声后说,
“连副营长给找的,我哪能想那么远。”
胡五福却撇着嘴,轻轻地“切”了一声,她才不信呢。
去了居委会,王大妈正好在,看到庄四文的时候,眼睛里都是笑。不出胡五福所料,庄四文又给了王大妈5毛钱跑腿费。
胡五福又看了看庄四文,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
“财大气粗。”
可是胡五福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庄四文为啥这么有钱。但是,胡五福一直不问,可庄四文好像想说又不说的。
胡五福想了想就眦了下牙,这种人真累。
想太多了。
王大妈走在前面,正说着余家呢,
“先前也是个有家底的,在市里面有个中医馆,现在也关了。家里儿子媳妇都在镇上的医院工作,其实也不错了。”
胡五福觉得王大妈说的挺对的,有好些人,这会儿可能已经被关了起来,或者挨打了。
胡五福想想,就觉得余家的人跑得还真快呢。
到了一个大杂院里面,一个屋挨着一个屋,走到最里,还拐了个弯,这个院子够大的。
王大妈指着里面的两间房说,
“他们现在住这里呢,余家老俩口一屋,余家还有俩孩子,还在市里上学呢,不住这。”
胡五福一听,觉得这家人可真不容易。
十多岁的孩子,都天天不在父母身边。
胡五福还没感慨完,听到王大妈朝一个屋子就喊了一声,
“余大夫,余大夫。”
还以为都出门去了,却听到屋里传来了余大夫的声音,
“王大妈啊,来了,来了。”
我昨天见过的那位余大夫,一推门就出来了。而也一眼就看到了一身绿军装的庄四文,还有刚认识的胡五福。
余大夫朝他们挥了挥手说,
“进来坐吧,屋里也干净着呢。”
胡五福跟着王大妈进屋的时候,还扫了眼庄四文的脸色。而庄四文现在看着挺平常的,没什么变化。
但是,胡五福刚才还是看到了庄四文的身体,明显地僵了一下。
胡五福对着余大夫的脸看了看,伸手捅了下庄四文的胳膊,笑着同余大夫说,
“瞧他没出息的样,就像没见过厉害的大夫似的。”
庄四文从衣兜里拿出了准备好的钱,放在了桌子上。
这间屋子摆设很简单,一张大炕,地上放着大柜,还有他们现在围着坐的圆桌,其它也没有了。
余大夫也是过过好日子的,也在慢慢的适应着现在的变化,整个人看着性子还是挺好的。
余大夫笑着说不急,
“都在镇上,不用那么急的,而且转户主的手续,也没那么快。”
胡五福又一次觉得这个年代的人,确实实诚。就马上问了余大夫,
“余大夫,你们在这里住着挺不方便的,将来孩子回来可咋整呢?”
王大妈和余家的人也熟,就不太见外。
同余大夫说,
“像胡家闺女现在住的那片,很多都是工厂的双职工,收入还不错的。”
也就是说,胡五福住的那一片的人,兜子里还是有点的。日子虽然看着是紧巴的,但是节衣缩食是时代特征。
其实余大夫之前也想过,不过俩孩子一直在市里面,总觉得离他们远点比较好。
王大妈这会儿更是不见外了,连忙就说,
“居委会现在在积极响应一些好的活动,有下乡义诊,这样的事其实你们俩口子可以参加参加。孩子嘛,不是我想得多,离再远,也是一家人,不大好避的。还不如住一起,不容易出大事。”
王大妈给余大夫指了条路子,意思是让他和他媳妇去申请做义诊,躲两年的。
以后要怎么样,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