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五福也看到付得启的眼神了,明显很怨念。而付得启是后背背着一个,胳膊上还架着一个。
俩个双胞胎的儿子,都十岁的年纪最淘的时候,把付得启脑袋和帽子抓着玩。
付得启头发都竖了起来,衣服也皱得不行。
胡五福还以为付得启那么大怨气,是因为他家俩孩子闹腾的,结果付得启却冷幽幽地说,
“庄四文,你这张脸以后少到处晃吧,见过庄家老爷子的人,看见你都腿软。”
一想到庄四文长得像庄家死了好些年的老爷子,付得启的爷爷就不敢来了,在家里拿着亲爹和庄家老头的照片,越看越手抖,越看越心慌。
本来带着孩子的是付家老爷子,现在成了付得启。可付得启得带着孩子来吃好的,要不然他媳妇不高兴呢。
付得启是个出名的妻管炎,大家都知道,只是不明说。
胡二哥朝着胡五福挑了挑眉,胡五福看了看天色,这才半下午,不过可以把牛骨头先拿出来放大锅里备着。
而牛骨髓现在可以上火烤了,胡五福就在后院搭了个火架子,烤东西的粗铁丝,家里都是现成的。
等牛骨髓被烤出一点点香气,随着小风飘到前院的时候,就有个人慢慢地走到了后院。
“噢,虚的人吃这个正好哇。”
老太太的声音忽然从胡五福的旁边响了起来,胡五福抬头一看,是余家老太太。
胡五福心说,这些个弄药的,啥东西也能和补字挂勾。胡五福赶紧就说,“老太太,今天还有炖的牛骨头,夏天吃着最好了。”
余老太太微微点了点头,一件深蓝的带竖暗纹的布褂子穿在身上,显得老太太更瘦了。
然后余老太太说的是,“补钙,驱湿,夏天吃肉,冬天喝汤。”
胡五福扯着嘴角笑了下,庄斯南正好过来了,把余老太太请到前院去了。
庄斯南朝胡五福眨了眨眼,用手扶着余老太太,边走边说,
“老太太,您坐前院吃饭吧,前院热闹。”
原来余老太太爱热闹,而余老头是非要和薛数一起坐后院。胡五福估摸着时间差不多时候,先让胡二哥上烤骨髓,还有拌萝卜丝和黄瓜菜。
转过身时,庄四文就进了后院的厨房,胡五福指着灶台上的满满两盆炖牛骨,让庄四文端到前院去。
前院坐了两个大桌,曹家就曹公安来了,胡五福让庄四文端一盆炖牛骨头给曹家送过去,一会儿再送上一盆凉面。
胡五福就问庄四文,
“曹家这三口子,算是头一批要进牛棚的了,可他们是未来的大科学家啊,住咱家牛棚,总觉得委屈了他们了。”
庄四文摇摇头说没关系,
“说不定以后庄斯东要经常去村里头呢,而且他带的那些人,都不会去京都的。”
庄四文现在带的队伍就在京都附近呢,还要负责小兵们的经常训练,为国家做贡献。
这么忙的人,居然这么有空经常来这里?
胡五福脸上的表情庄四文看得清清楚楚,庄四文低声地说,
“就你那小车车的车速,几个小时就到咱这里了。”
胡五福还以为庄斯东不准备开这辆小车车呢,想到这里,胡五福不无奈地摇摇头,
“庄斯南也会来得更勤了吧。”
说起这个脸皮厚的家伙,庄四文告诉胡五福一件事,
“他说他准备明天先回一趟京都,把自己媳妇接到这里住一段时间。”
胡五福并不觉得庄家缺吃的,“他图啥呢?”
庄四文耸耸肩膀,猜测着说,“可能这里凉快?”
胡五福晃了晃头,不大理解。
没一会儿,胡五福是理解了。因为庄四文黑着一张脸送饭回来了,还和胡五福说了一句,
“问余家还有没有丢的儿子,赶紧认了那家伙吧,真是丢人死了。”
胡五福跑到前院儿一看,庄斯南紧挨着余老太太坐,一个劲地夸自个儿长得好,
“老太太,您再摸摸我,我和我小弟长得像吧?”
原来庄四文去上菜的时候,被庄斯南拉着给余老太太摸脸。就摸了一把,余老太太就直接说,
“哟,隔代像啊。”
其实不止是庄四文是隔代像啊,庄斯南也是。
庄斯南和老首长不仅是长得像,脾气也有很多地方相似。
庄斯南还以为老余老太太说的是庄四文,比夸自己还高兴。
想想也不太可能的,余老太太最多也就见过老首长,咋可能见过老首长的亲爹呢。
庄斯南是高兴了,庄四文可不咋高兴,尤其庄斯南还把余家老太太夸成朵花,
“老太太啊,您可真是厉害,要是那不是亲父子的,也能一下摸出来?”
余老太太一脸的自信,眼神里别提多骄傲了,
“那当然了,这是我们家的绝活,练了几十年的本事,从来没出过错的。”